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治理環境污染切不可“病急亂投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6 16:06:04


 
  古語有雲: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制定政策、謀劃工作,只要是出於公心、為民謀事,而不是為私謀事,即便“朝令夕改”,也遠勝於“執迷不悟”,也不失為察民意、知民情、接地氣的務實之舉。

  “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現代社會,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形象顯得越來越重要。責任政府首先必須是負責任的政府,應對其政府行為負責,政策施行要符合民意訴求和法律法規,這也是政策本身所必須具有的屬性。倘若政策脫離了實際,就迫切需要行政主體虛心接受各方面的批評意見,積極回應各方面反映的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政府犯了錯,政策有偏差,坦然承認問題,并能誠心更改,而不是“一條道走到黑”,也是“善莫大焉”。當然,這也為河南省相關部門提了個醒,在作出這類社會關注度高、和老百姓關系密切的政令時,應該進行詳細的調研和論證,講究科學性和民主性,不能隨心所欲。

  近年來,社會公衆對環保部門執法不嚴、監管不力多有詬病,鐵腕執法、鐵腕治污、“史上最嚴”等為環保走出困局提供了可供選擇的路徑。

  需要指出的是,眼下,環境污染呈現出的區域性特征,某一區域或某一部門的單打獨鬥,未必能獨善其身,還需要社會的理解和支持。當務之急是應著力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來應對,及時根據數據找准造成空氣質量差的“病因”,然後“對症下藥”和准確治理。(來源:法治周末 作者:郭立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