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行拘年齡劃綫 用數據終結爭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21 12:56:30


  公安部日前公布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稿)》,其中第二十一條取消了現行《治安管理處罰法》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不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限制性規定,同時將初次違反治安管理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的年齡範圍從之前的“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修改為“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這就意味著行政拘留執行年齡可以從16周歲降低至14周歲。這一修改引起了巨大爭議。

  一些法律專家認為,這樣的修改將打破與刑事責任年齡的銜接匹配關系,在立法技術上是重大倒退,在法理上也缺乏基本的依據,是對我國長期堅持且為立法明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針”、“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的公然違背。

  實際上,與會的人大代表對類似的話題展開過激烈爭論。一方認為,針對愈演愈烈的校園暴力事件,應當降低刑法中負刑事責任的年齡。反對者則認為負刑責年齡的降低,反而會給犯有罪錯的青少年增加心理陰影,甚至讓他們自暴自棄。

  從邏輯上來說,爭論的雙方都沒有錯誤,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但究竟如何取舍,恐怕還需要從事實和民意出發。

  那麼未成年人犯罪的實際狀況如何呢?《法制日報》今天報道了寧夏公安廳一份白皮書,其中數據表明,去年,全區公安機關共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9000多人,其中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超過1000人,占到總數的11.4%,比例相當高。

  根據媒體透露的數據,目前未成年犯罪率和以前相較處於下降趨勢,但這與獨生子女增加、學校冷處理以及司法機關“不捕率”、“不訴率”的上升有關,未成年犯罪的絕對數字依然驚人。而且,未成年人犯罪還出現了低齡化、暴力化、團夥化的新趨勢。

  層出不窮的校園欺淩、校園暴力事件,也正在引起公衆的高度關注,許多人都在為自己孩子的處境擔憂,甚至認為現行的法規是在縱容“壞孩子”,從而讓“好孩子”的權益受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