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限塑令淪為“賣塑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3 12:34:37


 
●觀察 “塑”不在“限”而在“改”

  實踐證明,“限塑令”沒成了“令”,老百姓根本就不把其當作“令”,不理會,不支持,不配合。究其原因是因為塑料袋的使用太方便了,許多人不但愛用塑料袋,而且還願意從超市裡順手牽羊多扯幾個塑料袋回家當垃圾袋用。

  可見,限制塑料制品的一紙命令與想象中的效果相去甚遠,事實上,“塑”是限不了的,真正要起作用應該是“改”塑為“它”。這裡的“它”包括“紙”、“布”以及其他可降解的替代品。老百姓只圖個方便,限塑者就得改變思路,從順應群衆的方便著手,解決塑料袋的替代品問題。

  很早就有人提出,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全面禁止生產塑料袋不就解決問題了嗎?事實上,解決和供應百姓生活必需品也是服務群衆的措施之一,因噎廢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開歷史倒車更不是現代人的正常思維。真正要解決這個棘手的老大難問題就必須一要限塑,二要有方便群衆的替代品。國家不妨先投入一些資金,利用再生資源設計生產一批可降解的材料,替代塑料袋。這種新的可降解材料除了不會污染環境外還必須堅固耐用,防水防滲,并且可以二次使用等特點。一個可以發明尖端科技的國度,相信不會被一個小小購物袋所難倒,只有在“改”塑的思路中找到一種美觀實用的替代品,才能最終讓塑料袋以及塑料包裝物退出歷史舞台,到那時,我們的環境治理才可以有個質的改變,而不是我下我的限塑令,你拎你的塑料袋,視“令”如廢紙。

  限塑令難以實施是因為“限”錯了方向,如果換一種思路,變“限”為“改”,效果想必會更好。 胡子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