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限塑令淪為“賣塑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3 12:34:37


 
●期待 別再繼續尷尬下去

  “限塑令”實施以來,的確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不可否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如今,幾年過去了,“限塑令”遭遇了不小的尷尬——各種塑料袋包括非環保、厚度不達標的塑料袋依然風行。日前,更有媒體曝出保守估計,在不少超市,每年僅出售塑料袋就能賺上千萬元。當“限塑令”變成“搖錢樹”,這樣的“經濟效益”不可謂不尷尬,同樣,需要正視的是塑料袋給環境帶來的壓力仍然不小。

  很多影視迷們不難發現,韓劇中的主角們常常用布來包裹便當等物而不是我們常用的塑料袋;在美劇中,逛超市出來的人往往都是抱著牛皮紙袋裝,這樣的小細節除了文化差異,也體現了一種環保意識的差異,我們也需要有這些根深蒂固的環保意識從細節處體現。

  除了對環保意識的缺乏,現階段,還需重視以下幾方面:首先,替代品市場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質美價廉的可降解替代產品尚不成熟;其次,政令不能一出了之,“白色污染”一天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限塑令”就不能“擲地無聲”,監管必須一直發力,從塑料袋的生產源頭抓起,從“菜市場”等重災區抓起。最後,還有一點不可忽視,減少“白色污染”,還依賴於持續推進垃圾分類管理,讓廢棄的塑料袋統一投放和回收,也是個污染減量的好辦法。

  在做任何和環保有關的事情時,最忌的就是“一陣風”和“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的短視,最需要的就是對小事的堅持。總之,限塑令不應該再“尷尬”下去。 吳左瓊

  (來源:北京晨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