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限塑令淪為“賣塑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13 12:34:37


 
●支招 將重點放在回收環節

  從“限塑令”的執行情況看,在初期確實達到了一定的效果,在收費政策與宣傳、督查壓力下,令很多消費者打消念頭,轉為使用其他環保袋,部分地方的塑料袋使用量降低了50%以上。但經過數年之後,幾毛錢的塑料袋收費標准,對居民而言不再成為負擔,加上菜場、小商店等塑料袋使用處於失控狀態,又缺乏性價比好的替代品,令塑料袋使用量恢複增長,現在“限塑令”已經失去效力,可稱為一項失敗的政策了。

  導致“限塑令”失敗的原因有很多,諸如監管不力、替代品不完美、收費效力下降、民衆環保意識不足等,各種綜合因素叠加效應下,造成“限塑令”執行不利局面。而且,從世界範圍來看,“限塑令”均存在一定的困難,很多國家在推廣“限塑令”時,均遭遇到塑料袋使用量回潮尷尬。因此,要吸取各方的經驗教訓,換個思路來解決塑料袋問題。

  “限塑令”目的是減少塑料袋使用量,倡導環保理念。那麼,不妨按照環保的誰污染誰治理原則,將“限塑令”的執行側重點,放在回收環節上。目前,塑料袋的消費端難以全面監控,消費者也為塑料袋花了錢,很難再去限制消費者不去使用塑料袋。因此,要加強對塑料袋的回收利用環節,對生產廠家和銷售商征收環保稅,將環保成本轉嫁給供給端,并對塑料袋回收商家給予補貼,從而解決回收處理費用,以逐步提高塑料袋的回收利用率。

  塑料袋也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其屬於石化類產品,本身有回收再利用的價值,可以生產為汽柴油、塑料顆粒等進行循環利用。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絕大部分都被棄置掉,給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亦是巨大的資源浪費。因此,在塑料袋尚無完美替代品之前,應改變“限塑令”的執行策略,把主要精力用於回收環節,管住塑料袋的最終去向,提高回收利用率,從而防範白色污染。 江德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