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如何避免“徐玉玉式悲劇”再次上演——“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追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24 15:52:57


19日上午,“徐玉玉電信詐騙案”在山東臨沂中院一審宣判,主犯陳文輝一審因詐騙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無期徒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他六名被告人被判15年到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去年暑假,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帶給徐玉玉對未來的憧憬,然而,一通詐騙電話卻將她鮮活的生命定格在了18歲。

  7月19日,隨著備受社會關注的“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一審宣判,電信詐騙團夥是如何實施詐騙的,徐玉玉的個人信息是怎麼被洩露的等疑問,有了清晰的答案。而要避免“徐玉玉式悲劇”再次上演,除了堵住管理上的疏漏外,該案公訴人表示,還應加強普法教育、防騙教育和心理疏導,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防騙意識和對挫折的適應能力。

詐騙過程分工明確環環相扣

  2016年8月19日,已被南京郵電大學錄取的18歲臨沂女孩徐玉玉,接到一通陌生電話後,被騙走9900元學費。家境貧寒的她,在與父親報案回家的路上,呼吸心跳驟停,後經醫院兩天搶救無效,遺憾離世。

  案發後,實施詐騙的陳文輝等7名犯罪嫌疑人迅速落網。臨沂市檢察機關依法審查,以詐騙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起訴至法院。

  “學生信息購買成本低,我只是想用來騙錢,沒想到後果這麼嚴重。我對不起徐玉玉的家人……”作為“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的組織者,23歲的陳文輝哭著說。

  陳文輝說,他自己有兩個小孩,家裡經濟不太好,聽說“電信詐騙來錢快”,就以身試法,走上了犯罪道路。團夥裡的幾個老鄉,也多是因為“電信詐騙來錢快”,所以才找到他。

  這一電信詐騙團夥如何實施詐騙?辦案人員告訴記者,首先,被告人陳文輝、鄭金鋒網絡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學生信息、購房信息等)、台詞劇本,租賃詐騙場所,購買手機、手機卡等作案工具。然後,被告人黃進春、熊超、陳寶生、鄭賢聰冒充教育局、房產局工作人員撥打一綫電話,照本宣讀發放助學金、購房補貼的台詞劇本,誘騙被害人撥打二綫電話領取款項。接著,陳文輝、鄭金鋒冒充財政局工作人員,接聽被害人回撥的二綫電話,以發放助學金、補貼款為由,誘騙被害人向特定賬戶匯款、存款。最後,被告人鄭金鋒、熊超、陳福地負責詐騙贓款轉移,并匯入陳文輝、鄭金鋒專門存放贓款的賬戶,完成犯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