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好日子養出弱孩子”,問題出在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8 16:46:56


  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孩子體質卻越來越弱,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這個時代的黑色幽默。體質強弱看似是個抽象的概念,但其具象化表征可以分解成一項項精細化的指標和數據,如果說運動會紀錄和引體向上等數據不够接地氣,那麼從周圍隨處可見的“小胖紙”“小眼鏡”裡,更容易窺見孩子體質變弱的普遍性。而在這背後,大抵還是教育的“分數指揮棒”狂刷存在感。

  日益沉重的課業負擔、遨游題海攀爬書山成為學習生活的標配,誰也輸不起的起跑綫成了貫穿全程的概念,緊緊地牽引著孩子蹣跚向前。甚至於,教育焦慮不斷刺痛父母敏感的神經,超前教育也在空前泛濫:北京西城區李先生的兒子剛兩歲三個月,但已將《小學生必背古詩詞80首》背得差不多,識字近500個;山西運城楊女士的兒子即將小升初,考題基本都超出小學階段所學;寒暑假裡,孩子大多在培訓班和特長班連軸轉……“百忙”之中的孩子,哪還抽得出時間鍛煉?

  雖然如今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但仍是在應試教育的怪圈中蹩腳地盤旋,口號喊得山響,落實到位的卻并不多,教學負擔重時,體育課該占還得占,不是嗎?考試時體育考哪幾個科目,考前突擊一下,過關後便全然拋諸腦後,也往往是常態。此外,運動場館、組織和鍛煉氛圍也略顯尷尬。場地緊張自不必說,體育組織方面,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統計顯示,我國各級各類青少年社會體育組織有7000個左右,而在美國,僅體操一項就有5000個左右。指望學生熱愛體育鍛煉吧,囿於父母和學校教育的偏頗,興趣與愛好缺失後,他們又偏偏成了“手機控”“游戲迷”。不論客觀還是主觀,體育鍛煉之於孩子都顯得有些遙不可及。

  急功近利的時代,應試教育成了很多孩子揮之不去的陰影,下滑的體質只是其中的一個指征。把孩子變成籠中苦學的金絲雀,很多時候也非父母所願,他們心疼孩子,也慨嘆孩子的不堪重負,但,面對大環境的裹挾,又有幾人能跳脫?只要“分數指揮棒”還在,成績好壞這個充滿功利性的標准,就依然會被廣泛認同,由此就可以想見孩子們被迫沉迷學習日漸消瘦的結局了。

  人生是一場長跑,起跑綫決定不了什麼。想走出“好日子養出弱孩子”的迷局,需要社會盡快樹立科學的人才觀,需要學校堅守科學的育人理念,更需要家長們堅持健康的家庭教育觀。看似簡單,卻依然是前路漫漫……(來源:春城晚報 評論員:明軍 本文略有删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