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蘋果取消打賞抽成 更大利益讓“老大”妥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20 23:34:25


資料圖片:位於北京西單大悅城一層的蘋果專賣店。新華社
  距離蘋果官方更新《App Store審核指南》,擬向應用內購買收取30%的抽成,僅過去了一個月。從最初與微信的“硬碰硬”,到如今打算取消30%的“過路費”,蘋果的“畫風”突變絕非偶然。此間,一方面傳出了中國監管部門就打賞一事約談蘋果的消息;另一方面傳言游戲類產品的收費規則也將改進,在開發者和用戶的口誅筆伐中,蘋果似乎做出了妥協。

“店大欺客”引衆怒

  從蘋果年報和外媒的報道來看,開發者在iOS平台上繳納的“蘋果稅”,在2016年約為85億美元。雖然這只占蘋果公司整體收入的4%左右,卻超越大多數國產手機廠商2016年所有收入的淨利潤。

  在手機行業,蘋果公司的應用生態一直是友商羨慕的對象,也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嘗試去控制應用商店、音樂服務、雲服務、移動支付等入口。僅從App Store的收益來看,手機廠商的野心不言而喻。只不過,受制於Android開放的生態環境,諸如華為、三星、小米等廠商在生態服務方面的營收并不樂觀,蘋果的iOS生態成為“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存在。

  有意思的是,在iOS平台,如果開發者想要提供訂閱、虛擬道具等會員服務,必須在平台完成交易,即采用App Store的支付渠道,蘋果便能從中抽成。今年6月前,這些條款一直是游戲、直播等高頻付費APP在iOS平台上的既定法則,上文所說的85億美元收入也主要依賴於這些開發者的貢獻。

  而這次讓蘋果引發“衆怒”的,是源於兩件事:一是蘋果試圖在新的《App Store審核指南》中,將30%抽成的做法正式“合法化”;二是蘋果此舉引發了和微信的正面衝突,微信公衆平台在今年4月“被迫”關停了iOS平台的用戶打賞功能,引得輿論一片嘩然。誠然,蘋果官方尚未正式確認這一消息,但在這場博弈中蘋果明顯處於劣勢。

左右權衡後的讓步

  相較其他手機廠商,在與開發者的互動中,蘋果的封閉為之換來了更多的話語權,也就有了制定規則的權利,不過這一次,蘋果的話語權遭到了開發者的攻擊。蘋果有權利制定自己的規則,也要遵循既定規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