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雙一流”之後,大學教育鴻溝會越拉越大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25 23:19:57


 
  “高等教育既有中央財政責任,也有地方財政責任。有的地方政府比較重視高等教育,注重投入,包括引入外地高校異地辦學等。一些地級市的經濟排名越靠前,一般越重視高等教育,經濟發展水平越靠後,投入和重視程度越弱,甚至有些地級市,還是存在零投入情況。”張端鴻說。

  不過,張端鴻認為,高校經費籌措方式應該越來越多元,包括科研拓展、企業合作、接受捐贈等。從長遠看,公共財政資金所占比重應該逐步下降,整個社會以及高校都應該盡快確立起這一理念。

  目前,高校收入的主要來源為政府撥款(中央撥款或地方撥款)、教育收費收入、科研經費收入和其他收入。教育收費收入包括學費、住宿費、委托培養費和培訓費等。科研收入包括中央科研經費撥款、地方科研經費撥款和科研事業收入。捐贈收入、利息收入、對外投資收益等屬於其他收入。

  周光禮曾統計,2009—2013年,“985”工程大學總收入5441.99億元,校均年度經費達28億元,(中央與地方)政府撥款和教育收費、科研經費等收入分別占大概50%,其中,中央政府撥款占比40%。

  在張端鴻看來,即使把“雙一流”等建設項目抽掉,有些大學的自我吸納能力還是非常強,高校之間的差距依然會很大。

  但是,一個現實的難題是,地方普通高校一般并不具有如此豐富的收入來源,已成當前高等教育的短板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