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缺乏追責機制,就難以避免“漏電”悲劇的再次發生
http://www.CRNTT.com   2018-06-15 18:42:57


  近日,受台風影響,廣東普降暴雨,多地積水嚴重。但更令人痛心的是,在此次暴雨中,多人在積水“漏電”事故中身亡。據媒體報道,廣東省佛山市有一對母女暴雨天在公交車站不幸觸電身亡;廣州一位少年也在暴雨中意外死亡,是否因觸電仍待官方調查確認。天災的到來固然難以預料,但如果公共部門將城市基礎設施安全放在第一位,那些在風雨中逝去的生命,或許本可以擺脫噩運。

  每當暴雨來臨,居民們“望洋興嘆”的場景就會在不少城市上演。積澇成災的問題難以解決的原因顯然與城市基礎建設的不到位有關。當然,每一座城市的管理者都希望提高防災級別,但高昂的費用是不能不考慮的因素。比如,近年來“海綿城市”備受推崇,其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可是,其建設成本也頗為驚人,一平方公裡的投入即達二到三個億。

  更重要的是,如果從政績觀來看,在城市排水等基礎建設上投入巨資,在短時間內難以收獲回報。而且,只有在災害來臨時,我們才能知曉它的真實運行情況。那麼一個必須正視的現實就是,我國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些令世人艶羨的建設成果大多出現在城市的地平面之上,而在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地面之下,我們的工作還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廣東省的大水漫街,正是由於降雨及風暴潮的強度超出了其基礎排水設施的承載能力。可見,轉變中國城市建設的思路和觀念,才是當務之急。

  如果說城市基礎建設的改善是一場持久戰,不可操之過急,那麼城市的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範意識則必須在每時每刻都經得起考驗。我國的《供電營業規則》明確規定了供電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範圍要按產權歸屬確定。按照規定,公交車站廣告牌、自動快遞取物箱等公共設施均屬於低壓供電客戶,應由客戶進行投資和維護。既然有規可循,那麼究竟誰該為漏電造成的悲劇負責?有關方面應該盡快給出明確的說法。

  在廣州少年疑似觸電身亡後,涉事電箱已經被拆除,全市候車亭也正在進行防漏電檢查。佛山母女倆在公交站觸電身亡事件發生後,交管部門緊急關閉所有公交站牌電源。但在台風過後,廣州街頭仍存各種電綫隱患。比如,圍閉改造立於金穗路邊的墻外,電綫架設混亂,有的電綫直接“從天而降”,垂掛到地面,再從地面“游走”到其他地方。目睹如此現象,不由令人擔心,日常工作不到位,隱患終究還會釀成大禍。須知,防範於未然,才是對公衆和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