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景區降價 要用改革的辦法
http://www.CRNTT.com   2018-09-27 23:49:13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召開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工作會,推進各地重點國有景區降低門票價格。中秋節剛過,據新華社報道,在國家發改委統計的314個景區中,免費開放的有30個,降幅在30%以上的有29個。但也有的只降三五元,還有些景區票價明降實未降、拆解銷售假降價。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要求,這次重點國有景區降價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決策部署,必須動真格,在國慶長假前落實到位。從各地落實情況看,有些景區真降價了,但有些景區只是裝模作樣,甚至陽奉陰違,對景區降價一百個不願意。景區降價衝擊既得利益,使得降低景區票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近些年來,各地景區門票不斷上漲,正是在限價的政策聲明中實現的。國家發改委此次出台了一個《關於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了門票定價成本的構成,目的是排除不合理成本構成,從而降低票價。但一些景區同樣可以以此為依據,通過抬高成本構成,達到門票漲價的目的。

  對景區門票降價寄希望於政府限價,本身就容易落空。根源在於,國家發改委與地方政府的關注重點、利益是不同的。對於一些地方來說,景區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甚至成了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有些已經上市了。要景區降低票價,無異於割肉,有些則直接影響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這是國家相關部門推動景區降價效果不彰的原因。

  但降低景區票價,是國家對人民作出的一項承諾。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創建全域旅游示範區,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這是一種發展旅游經濟的思維轉變,意味著旅游業不等於景區、更不等於門票收入,今後要向上下游拓展旅游產業鏈,將旅游經濟的重心向住宿、餐飲、休閑、文化等服務業轉移。降低景區票價,意味著地方要在做大做強服務業上動腦筋、下功夫,不能躺在門票上賺錢。

  轉換旅游業發展思維,關鍵在深化改革,要有改革思維。收門票畢竟來錢快、來快錢,在各地景區可以大收門票的情況下,一些地方恐怕也懶得在拓展產業鏈上動腦筋。但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并實施了《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推動國家公園回歸公益屬性”。讓重點景區回歸“公益屬性”,這是我國景區管理的一種全新體制機制。當核心景區回歸公益屬性,地方發展旅游業的工作重心也就不得不實施轉移了。

  我們必須明確兩項原則,一是重點景區回歸公益屬性,二是摒棄門票經濟、發展全域旅游。但典型引路很重要。可以在各地布局打造一批示範性國家公園,在管理體制、經費籌措、開放服務以及全域旅游發展上先行先試,形成可以推廣複制的經驗,時機成熟時推向全國各地。明確了景區的公益屬性之後,才會消除往景區門票成本構成裡注水的衝動,景區門票降價的阻力才會小下來。(來源: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評論員:楊於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