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決“最後一公裡”末端配送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20-03-24 21:08:28


 
  正如世界機器人大會組委會秘書處聯合130家機構和企業就疫情防控期間做好科技支持服務工作共同發起的倡議中所言:這場全民戰“疫”中,沒有旁觀者,與人類從“陌生”走向“共生”的機器人,正在和人類一道,用科技的力量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機器人成本居高不下仍是目前機器人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獵豹移動公共事務部總監李天涯認為,需要國家開展采購補貼、項目補貼等形式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單純依靠企業自籌,會影響這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參與防疫的機器人以靠企業捐贈為主,并未出現清晰的盈利模式。而我國機器人產業的核心技術與零部件還依賴進口,中國在高精尖產品上與德日企業整體差距仍然明顯,這就導致其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加速核心技術國產化是當務之急。

  無人配送涉及技術開發、產品應用、客戶需求、應用成本、政策補貼等多方面的因素。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需要多方力量協同。

  疫情期間小露身手的無人配送,是否會在疫情結束後繼續保持發展勢頭?我國首部機器人產業藍皮書《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的主編石勝君認為,疫情過後,更多行業也將加速推向“少人化、無人化、智能化”。

  統計顯示,中國快遞數量增長迅速,現在每年的增速大約為25%。這勢必需要更大的配送能力,無人配送的發展空間無疑頗具想象力。

  “綫上消費的發展帶動綫下配送需求激增,物流配送正在出現人員的缺口,綫上消費以及綫下配送可能存在一定的供給不足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無人配送來解決。”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李睿認為,無人配送的剛需時代正在到來。

  從疫情下的“試驗場”走向大規模使用的廣闊場景,對於無人配送的未來,人們展開怎樣豐富的想象都不為過。而對這個創新產業而言,風口的真正到來,不僅有賴於進一步的技術研發提供硬核支撑,也亟待法規建設、標准制定護航。(來源:工人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