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我的屏幕,誰做主?
http://www.CRNTT.com   2021-08-10 16:09:45


  近日,許多網友在網上“奔走相告”,打開國內一些最頭部的應用App,有“治不好的牛皮癬”之稱的開屏廣告“集體失蹤”了。

  網友們在工信部官網上找到了原因:工信部針對用戶反映強烈的如“彈窗信息標識近於無形,關閉按鈕小如螻蟻”等App開屏彈窗信息騷擾用戶問題,開展集中整治,被點名的68家互聯網企業都已經開始整改。

  用戶苦於“我的屏幕,我不能做主”久矣。手機App廣告難以關閉、欺騙式跳轉和過度讀取用戶信息,并稱手機應用“三大亂象”。打開手機應用時,我們都遇到過一些“惡心”:想關掉彈窗廣告卻找不到按鈕;長達數十秒的廣告視頻只能硬著頭皮看完,等等。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的《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顯示,測試的600款App中58%含有廣告,其中69.7%的廣告沒有“關閉鍵”。可見,亂象之猖狂,已經嚴重影響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事實上,彈窗廣告該怎麼彈,早有法律明文規定。為何那麼多手機應用要頂風作案呢?一則因為利益之大;二則因為監管有漏洞。新興行業的監管常常是“摸著石頭過河”,許多商家玩“金蟬脫殼”“聲東擊西”等手法規避監管,客觀上導致了監管難度加大。

  嚴格規範手機應用必須下狠功夫、真功夫。對那些任性而為、罔顧用戶權益的應用,應當依法嚴格監管、公正處罰,最大限度地確保用戶的合法權益。比如,對待一些屢教不改的“頑固分子”,不能止於教育、處罰或者約談,應當設立廣告“黑名單”制度,限制其廣告發布;對於“死灰複燃”的問題,亟須從根本上斬斷亂象背後的利益鏈。對於用戶,我們也應當鼓勵正當維權,讓違規違法發布廣告、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平台,多掂量掂量收益和成本。

  “我的屏幕,我做主”應當成為一種共識。前段時間,某地電視開機廣告“霸屏”引發熱議。最終該部門作出承諾,表示力爭3個月內上綫一鍵關停開機廣告的功能。由此可見,任何屏幕廣告并非“關不掉”,根子在於“想不想關”。這次被點名的68家互聯網頭部企業算是開始整改,也希望他們的表率能推動更多中小App們加強行為規範。(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江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