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時候,曾任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歐洲研究所所長的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平在接受一家海外媒體專訪時也表示:
“過去40年中國也從來沒有放棄社會主義原則和底綫,在追求發展過程中,防止兩極分化的工作一直在做,不論是大規模扶貧、實行西部大開發,還是各種惠農政策包括取消農業稅,還有建立廣覆蓋的基本社會福利制度和醫療保健制度,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等等,其實一直在堅持社會主義底綫并推進著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價值。現在因為中國已經擺脫了絕對貧困,實現了小康,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故重心更強調共同富裕,中共也更重視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如何到達丹麥?”關鍵仍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要求“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上引新華社分析認為,這強調了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礎和必然路徑:不但要持續做大蛋糕,而且要做“優”、做“好”蛋糕,讓全體人民在社會全面進步、人民幸福安康的高質量發展中共享發展成果。
會議要求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所謂初次分配,是由市場按照效率原則進行的分配;再分配,是由政府通過稅收、社會保障支出等調節手段進行的分配;三次分配,是在民間道德力量作用之下進行的收入分配。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教授認為,不宜誇大三次分配的作用,“尤其就當前中國所處的階段而言,更為重要的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問題”。
他具體指出,當前在初次分配環節,存在四個造成收入差距大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