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家庭教育促進法》施行 消除教育焦慮 父母帶娃要依法
http://www.CRNTT.com   2022-01-07 17:42:01


  自2022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部家庭教育領域的專門立法,將家庭教育由傳統“家事”上升為新時代“國事”。那麼,廣大學生家長和教師對此怎麼看?這部法律的施行對家庭教育有什麼意義?讓我們一起聽一聽。

【家長說】家庭教育是一門課程

  對於孩子來說,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據全國婦聯家庭教育狀況調查顯示,50%的家長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多數父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養育焦慮,過於關注孩子學習,缺乏對孩子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養成和勞動、運動等能力的培養。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鄭艶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平時的生活中,他們夫婦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還十分注重培養孩子的平等意識,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促進法》施行後,她認真了解相關內容。她認為,《家庭教育促進法》就像一本“建議書”,這些“建議”既實用,又有指導性,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履行責任,有助於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教育促進法》不僅明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同時,還規定了家庭教育的內容。比如,要求家長培養未成年人樹立維護國家統一的觀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家國情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意識和法治意識;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導其珍愛生命等。

  張鬆的兒子是火星街小學的學生,她和丈夫一致認為,孩子首先要身心健康,其次要有一技之長。“《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施行,會讓家庭教育得到社會重視,也提供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新方法和思路。”張鬆說。劉小軍的女兒是一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認為,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家長的責任。《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了家長在這些方面的責任,值得家長研究學習。“家庭教育是一門課程,需要家長不斷學習和摸索,和孩子一起進步。”劉小軍坦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