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份“另類”銷售海報在網絡流傳。一份出自河南商丘市民權縣的建業河畔洋房,活動內容為“2元/斤,小麥換房”,最高可抵16萬房款;另一份來自河南開封市杞縣的建業城,“5元/斤,大蒜換房。”兩份海報分別印有“愛心助農、高價收購小麥抵首付”“愛心幫扶,助力安家”的字樣。
在媒體報道中,兩個樓盤的銷售人員均證實了海報中活動的真實性。無論從網絡熱度還是現實銷售情況看,這都算是比較另類的樓市營銷案例。就本質而言,用農產品“換房”,其實就是讓利促銷。因為當地小麥和大蒜的市場價,平均都要低於開發商給出的價碼,所以直接拿農產品去抵首付,不僅節省了農民先賣農產品再買房的時間精力成本,也同時節省了真金白銀的首付款。
對於以農民群體為重要潛在客戶的縣城樓市來說,這是極有針對性的營銷手段。這也證明,現在的樓市很“卷”。相比於前些年消費者爭相入場買房的火爆,經過幾年調控,以及對樓市健康發展的整體要求,人們的購房需求已日趨理性。特別是縣城這樣的“下沉市場”,開發商去庫存的壓力很大,不盡快把房子賣出去,整個資金鏈壓力就會增加。賣的比買的更著急,這或許是開發商想出以農產品換房的大背景。
好的市場就是要能實現雙贏。如果開發商能實在地讓利,農民又能進城買到房子,這當然是皆大歡喜。不過,看到小麥大蒜換房,網上還是有很多懷疑的眼光,認為“買的不如賣的精”,懷疑開發商會不會挖坑讓農民跳。這種疑慮也不是全無來由。前些年房地產市場的突進,確實在很多地方留下後遺症,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爛尾房。消費者掏錢包買了期房,結果開發商資金出問題,消費者拿不回首付和房子,甚至還要繼續還房貸。
所以,開發商在銷售環節別出心裁的營銷,當然無可厚非,但前提是在“正事”上也得花够心思。最基本的是,收了消費者的首付款,就得按時保證質量地交房。不能在賣房的時候把消費者當上帝哄,首付到手後卻不按規範運作,遇到問題自己拍屁股跑路,將消費者扔在爛尾房的泥潭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