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預制菜行業良性發展需要立規矩
http://www.CRNTT.com   2022-10-20 16:10:45


  近年來,預制菜發展熱度不減,市場日益擴大。然而,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食品安全、商家誠信等問題也日益顯現。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預制菜菜品標識不詳細,外賣、堂食中使用預制菜未告知等成為投訴熱點。央廣網近日調查也發現,綫上售賣的預制菜存在保質期標注混亂現象。  

  這些行為不僅帶來食品安全風險,還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商家實施這些行為,其背後無外乎利益的驅使。  

  預制菜的保質期跟菜品特點、生產工藝和是否有食品添加劑等因素有關,是消費者進行消費決策的重要參考。一般而言,相對於保質期長的預制菜,保質期短的預制菜意味著更新鮮、口感更佳、防腐劑添加量也更少、受消費者歡迎程度更高。保質期標注的混亂,使其對消費者無法發揮參考作用。比如,7月,趣店預制菜在直播中推出了“1分錢吃酸菜魚”的福利。有消費者購買後,收到的產品內外包裝保質期不一致,直播介紹的保質期和外包裝顯示的保質期均是3天,但內包裝肉片的保質期是12個月。如果保質期只有3天,消費者會認為食物成分比較自然,購買欲會增加;但如果保質期是12個月,消費者考慮到商家可能的添加物,很大程度不會購買。而且,標注日期不准確的情況下,產品質量也難以保障。今年2月,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了《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顯示,近8成消費者表示購買預制菜遇到過問題,其中25.71%的消費者遭遇菜品變質腐敗的問題。  

  外賣和堂食商家使用預制菜,是出於降本增效的考慮。目前,預制菜最大的需求是在餐飲企業。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我國預制菜銷售85%以上面向商戶端,集中於小吃快餐店、連鎖餐飲店、主打外賣的餐飲店、團餐等場景。根據業內人士的解釋,預制菜可以降低對厨師的依賴,讓做菜變得更簡單,降低後厨的人工成本和縮減作業空間,可以為餐廳節約人力和租金成本,是中式餐飲連鎖化發展的一個突破。這對於餐飲企業是件好事兒,但對於消費者而言則不盡其然。為了延長保存期,不少預制菜的脂肪和鹽含量較高,這顯然不利於健康。人們花錢買單,肯定還是希望吃到新鮮的現炒菜,至少有權知道自己吃的菜到底是預制菜還是現炒菜。  

  無論是產品質量問題的隱憂,還是商戶對消費者的刻意隱瞞,都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不利於行業的發展。要消除這些亂象,預制菜行業應該盡快建立統一標准規範,設定如菌落數、蛋白含量等關鍵指標,明確包裝、存儲等環節要求,通過建立准入門檻,保證產品質量。同時要明確使用場景等細節,充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有關部門應依據標准和相關法律法規,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督監管,讓消費者選得安心、買得放心、吃出信心。(來源:中國質量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