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來,一系列針對民營房企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顯示了監管層對保證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房地產界將這一系列政策視為救市措施,重新燃起對未來的希望,而金融界更願意將之視為監管層對房地產的托底,以避免房地產風險進一步擴大化,波及其他未出險房企及上下游鏈條。
導讀
壹 || 一家國有銀行人士認為,銀行保函置換預售資金的政策,除了能解決部分未出險房企的資金壓力,更大意義在於解決地方住建部門對預售資金超額監管的問題,“尤其是爛尾項目多的城市,超額監管的情況很嚴重”。
貳 || 上述國有銀行人士認為,16條通過對金融機構免責,一定程度緩解了未出險房企償付壓力,避免了因擠兌而加速出險的情況,“金融機構壓力減輕了,對房企也就不會逼債了,用時間換空間”。
三 || 無論是金融界人士,還是房企人士,均清楚地知悉,目前房地產主要問題在市場,如果房地產市場無法回暖,多數房企還是無法走出風險泥潭,但金融政策出台無疑為市場回暖預留出一定空間。
肆 || 融資的三支箭,目前已經射出兩支,“股權融資”的第三支箭是否會射出、什麼時候射出?金融行業人士普遍認為,政策出來較為容易,但與第二支箭一樣,股權融資同樣難以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
11月14日,銀保監會、住建部和央行聯合發布《關於商業銀行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監管賬戶內資金達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規定的監管額度後,房地產企業可向商業銀行申請出具保函置換監管額度內資金。
11月11日,央行和銀保監會下發《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16條”),對保交樓配套融資、房地產風險分類處置和激活房地產市場等多個方面提出支持意見。
更早的11月8日,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官網發文稱,對民企債券融資的“第二支箭”進行延期和擴容。龍湖、新城控股、美地置業隨後分別獲得200億、150億和150億元的中票發行額度,民營房企融資力度空前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