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家泉:什麽樣台灣領導人利於兩岸改善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1 00:39:32  


李家泉
  中評社香港3月1日電(評論員 李家泉)從現在到明春,台灣有兩項選舉,一項是年底的“立委”選舉,一項是明年三月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對台灣來說,自然都是很重要的選舉,尤其是後一項選舉,雖然爲時還早,實際上都已開跑了。藍綠兩大派的“天王”們,一個個蓄勢待發,秣馬厲兵,磨刀霍霍,形勢緊張。

  每一次選舉都遇到同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才能處理好兩岸關係?這對台灣和兩岸都是至關重要的。然而,這個問題每一次都解決得不好,搞得兩岸關係也與台灣島內形勢一樣,長期僵持、對立、緊繃,無法根本改善。

  參選者及其團隊,在處理兩岸關係的態度上大體有三種情況:

  一是“罵”字當頭,反對承認“一中”。其所代表的,大部分都是抗戰勝利前就住在台灣、並講閩南話的“本省中國人”,有些人競把“祖國”視爲“敵國”,煽動對立,製造仇恨,動輒給參選的對手“抹紅”,說他們“親共”、“親中”、“不愛台灣”。其代表人物更盛氣淩人,也傲視外省人。這自然是爲劃清界限,爭取“深綠”、“基本教義派”們的支援。

  二是贊成“一中”,“反共不反中”。其所代表的,大部都是抗戰勝利後隨國民黨去台灣,不會講閩南話的“外省中國人”。他們反對“台獨”,也反對“中共”,但反“台獨”勝於反“中共”。這一部分人在比例上占少數,其代表人物常有“外省人”包袱,怕獨也怕統,比較軟弱,往往處於受欺、受氣、挨駡狀態。

  三是處於“中間”狀態,動搖於兩派之間。其所代表的,主要是“淺藍”、“淺綠”,以及爲數不少,但只管做生意、做專業,而不太問政治、不太關心意識形態的中間階層。這一部分人常常是藍綠兩大派爭取的主要物件,是關係到選舉勝負的重要關鍵。綠派因多是本省人,又善於操弄族群,故在選舉上常佔優勢。近年因貪腐弊案太多,中間勢力及其代表人物的政治態度已較過去有所變化。

  兩岸關係雖然不是歷次選舉中的唯一主題,但卻是關係到台灣政治和社會各個方面的重要議題,尤其是因台灣綠色執政者沒有處理好兩岸關係,甚至讓兩岸關係成爲他們操弄族群和主導選舉方向的工具性議題,這樣就不僅使兩岸關係愈趨緊張,而且有可能會使台灣在迷失方向之後走向災難之路。太危險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