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錫堂:兩岸三通是台灣拚經濟的最後機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6 11:34:44  


潘錫堂:扁當局根深柢固的反三通情結,不僅令台灣落居亞洲四小龍之末,世界經濟論壇評比台灣競爭力也大幅退步,尤以看好台灣投資環境的外商愈來愈少。
  中評社香港6月6日電(作者 潘錫堂)美國商會日前發表“二○○七年台灣白皮書”,再度疾呼兩岸直航,執行長魏
理庭提出警告,中國是全球供應鏈極重要的一環,台灣若未能善用對中國的優勢,恐將面臨邊緣化;他希望角逐○八年大選的參選人,拿出具體政見證明有“拚經濟”的決心,實可謂旁觀者清而且語重心長。

  扁當局認為,直航不是解決台灣經濟問題的萬靈丹,何況並非“可操之在我”,不是台灣想直航,就能馬上直航,而必須透過兩岸協商。因此,扁當局現階段傾力鼓吹美台透過協商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進而引發其他國家也能與台灣簽署的“連鎖效應”,用以避免台灣不能參與東協區域經貿整合而導致的經貿邊緣化。

  然而,美方對與台灣協商簽署FTA,卻是興趣不大,主因有三:一、台灣在兩岸經貿上諸多限制,減少對外商的吸引力,若能重新考量推動三通與經貿鬆綁,則有助於美台加速FTA之協商;二、美國商會認為,台灣推動美台FTA的訴求,是希望以美國的力量抵銷中國對台灣的經濟孤立,但這種論述對美商毫無吸引力,反使兩岸均有布局的美國企業,擔心表態支持美台FTA,被誤為加入台灣反中國的行列;三、美國關心台灣在區域經貿整合所應扮演的角色,遠大於美台FTA,因而關注台灣加入區域FTA的必要性,唯有如此,台灣才能避免邊緣化。

  歸根究柢,美國現階段之所以不願與台灣簽署FTA,就是不願蹈入扁當局以此凸顯某些政經意涵。觀諸東亞區域經貿整合已蔚為風潮,從“東協十加一”到未來“東協十加三”或東亞“十加六”共同體的落實,在安全與經貿的整合過程中,由於中國的因素,台灣無法參與,亟思透過與美台FTA,連帶也能影響日本、東協與台灣簽訂,紓解台灣被邊緣化危機,進而擴展國際空間。

  扁當局根深柢固的反三通情結,以及將FTA和三通掛勾的考量,使兩岸遲遲不能三通,不僅台灣已落居亞洲四小龍之末,世界經濟論壇評比台灣競爭力也大幅退步,尤以看好台灣投資環境的外商愈來愈少。《遠見》雜誌近三年來的調查更顯示,直航是外商認為首要突破的項目,未來兩年內仍不能達成,部分外商將考慮縮小在台規模,甚至遷往中國發展,可見兩岸三通已刻不容緩。(作者潘錫堂─現任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