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求是:使經濟發展成果更多體現到改善民生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3 17:56:00  



  三、改善民生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著力點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激勵著億萬中國人民的宏偉目標。鄧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提出在中國建立小康社會的設想,並說這是“中國式的現代化”。經過近30年的發展,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們在世紀之交勝利地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這個小康水平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因此,黨的十六大提出,我國要在21世紀的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我們現在所處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階段。經過這個階段的發展和建設,再繼續奮鬥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就可以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提出,充分表達了人民群眾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發展的迫切要求,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最終應體現在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上,體現在改善民生上。離開人民群眾生活的改善,離開人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建設就失去真實的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真心誠意的擁護,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關鍵在於它極大地、快速地、持續地改善了民生,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改善民生是一個綜合性的目標,需要我們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方面協調推進。因此,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繼續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維護公平正義;要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培育文明風尚,更好地保証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要把社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經濟發展成果更多地體現到改善民生上,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四、改善民生是改革發展穩定的結合點

  改善民生,是改革發展穩定的結合點;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則是保証民生持續改善的前提。

  改善民生是中國改革的目的,改善民生離不開改革。我們要從改善民生出發,繼續積極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當前,要按照和諧社會建設的要求,特別注重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符合社會建設規律的就業體制、社會保障體制、收入分配體制、教育體制、醫療衛生體制、科技文化體制、戶籍管理體制、公共服務體制等等,更好地協調社會矛盾,保証社會公正,完善公共服務。社會體制改革,實際上也是政府的社會管理體制的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體制改革,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一是注意改革決策的科學性。中國各地的發展狀況有很大差異,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允許進行多種形式的探索,不能簡單地套用固定的模式,要認真總結各地社會體制改革的成功經驗,用和諧社會建設的成果檢驗改革決策的科學性。二是注意改革步驟的漸進性。社會體制的改革也要循序漸進,要通過試點取得成功經驗,由點到面不斷深入,在實踐中獲得廣泛共識,在漸進、有效、可控的節奏下積極穩妥地逐步推進。三是注意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要研究和把握社會體制運行不同於經濟體制運行的規律,既要注意增強組織活力、降低運行成本,又要注意處理好堅持公益性目標和提高體制效率的關系。四是注意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改革。在發揮政府在社會體制改革中的主導作用的同時,也要重視發揮各種社會力量在改革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城鄉居民的自治能力,培育社會組織的中介服務能力,發揮民間資本發展社會事業和提供社會服務的作用。五是要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改革已進入到全面調整利益關系的新階段,要注意在社會體制改革中兼顧到各方面利益,特別是困難群體的切身利益,妥善處理歷史遺留的和新產生的各種利益矛盾,使人民群眾能夠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使改革真正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改善民生是發展的目的,民生問題要靠發展來解決。沒有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就會成為空頭支票。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關鍵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新進展。要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正確處理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辯証關系,一方面我們要通過改善民生、擴大內需來促進生產和消費的良性循環,減少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進一步消除貧困現象,使國內消費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力量,使改善民生成為推動經濟繁榮的基礎動力;另一方面也要對國情有清醒的認識,改善民生的要求要與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相適應,注意經濟增長周期性波動和福利增長剛性上升的特點,防止不切實際的福利主義傾向,堅決杜絕舖張浪費現象。

  改善民生還要特別重視社會穩定。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改革和發展都無法順利進行,改善民生的目標也難以實現。反過來說,也只有真正把改善民生當作大事來抓,才能從深層次上消除不穩定因素。因此,改革和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都要考慮協調社會各方面利益的要求,特別是要考慮工農大眾的基本利益要求,不僅要關心人民群眾的現實利益,而且要給人民群眾帶來可以預期的長遠利益,真正讓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得到有效解決、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從源頭上、根本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的發生。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生活的新變化,準確把握人民群眾對社會秩序的新要求,準確把握社會不穩定因素的新特點。當前,要妥善解決好土地征用、房屋拆遷、水庫移民、企業改制、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利益關系問題;努力實現安全生產狀況特別是煤礦安全生產狀況的好轉;切實加強食品藥品監管,有效防止食品藥品安全事故;解決好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問題,讓人民群眾喝上幹淨水,吃上放心飯,呼吸上新鮮空氣;繼續整治突出的治安問題和治安混亂的地區,依法打擊刑事犯罪活動,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我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結構轉型的加速時期,社會結構的調整和利益格局的變化不可避免地帶來利益矛盾的增多,我們要通過完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排查調處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逐步建立健全正確處理各種人民內部矛盾的制度體系,為中國的改革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証。(來源:《求是》雜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