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美國對華四不做 接觸政策獲回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0 01:44:41  



  此後,美國對華政策在遏制與接觸之間搖搖擺擺,走得很艱難。國際問題專家很難找到最貼切的詞彙來衡量。儘管布什政府反復宣稱對華不遏制,但是專家們都抱著懷疑的態度。

  美國史丹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法倫海特在2006年3月撰文指出,華盛頓3月16日發表了一份題為《新國家安全戰略》的報告。據報載,這份新出爐的報告列出了美國未來外交政策的大致走向,供美國國防、外交及其他官方機構制定政策時“作為指導方針”。細讀這份報告以後可以發現,同過去數年相比,美國對華政策的基調仍然沒有大的變化,還是接觸加上遏制。說到政策上的“微調”,倒也不是沒有,顯示堅持“接觸”的意向仍然體現在政治層面上,而加強“遏制”的行動則更多地體現在軍事層面上。法倫海特的發現,不是新大陸!

  美國其實很難徹底擺脫對華遏制與接觸並舉的政策,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美國内部的政治鬥爭,對華政策成爲最重要的鬥爭之一。但是,有可能在鬥爭中找到一個共同的過渡空間,使得接觸政策佔上風。

  專家認爲,冷戰後美國對華政策思潮中主要的兩支是所謂的“接觸派”和“遏制派”。“接觸派”主要由國際主義(相對於孤立主義)自由派和有商業利益背景的保守派構成,這兩股在美國政治光譜上遙相對立的勢力在對華政策共識下成了奇怪的同路人。這兩派對華主張的共同之處在於它們對中美實力對比較為客觀的估計,即中國的實力與美國相差甚遠,在相當一段時期不會構成對美國的挑戰或威脅。它們隨後從各自不同的政治邏輯推出了應當加強同中國接觸、往來而不應對其孤立、遏制的結論。

  應當說,布什政府巧妙地抓住了這一機遇,強化了對話華政策的接觸面。布什政府的對華接觸政策,使得美國獲得大利,獲得重大的回報。

  一,美國獲得了與中國在國際秩序安全、亞太戰略安全全面合作的重大回報。中國不僅沒有挑釁美國戰略,而且給予積極配合,努力採取措施穩定發展與周邊國家關係,在亞洲承擔和平發展的使命,努力起到維護亞洲的安全與和平的作用。

  二,美國獲得了與中國加強經濟貿易合作,獲得更大市場,獲得更大發展動力的重大回報。中美經濟利益已經形成重大的國家利益,美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離不開中國。英國説,這是100年來,美國最離不開中國的時候。此言可謂入木三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