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必須正視中國經濟過熱與通脹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8 00:36:13  



  而當中國經濟一有過熱跡象,固定資產投資總是第一被告。在近幾年經濟強勁增長中,投資一直扮演著主推發動機的角色。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增幅沖上11.5%高位,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達25.9%,特別是有十幾個省份的投資增幅達到30%以上。不過,近幾年的宏觀調控,也取得一些成效。諸如投資在高位運行,但增速略有回落。1—7月,城鎮投資完成56698億元,增長26.6%,同比增速回落3.9個百分點,7月份當月城鎮投資增長26.4%,增速回落1個百分點。農業投資增速顯著提高。1—7月,第一產業完成投資665億元,同比增長46.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8.9%,增速下降5.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4.5%,同比下降2.9個百分點。中西部的投資增長大大快於東部沿海地區。1—7月,中部地區投資增長35.5%,西部地區投資增長29.9%,東部地區投資增長22.3%。東部地區比重有所下降,中西部地區比重持續上升。

  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7月份中國宏觀經濟景氣預警指數為113.3點,與上月持平,再度逼近“趨熱”警戒線。但在預警指數的10項構成指標中,固定資產投資等7項指標處於“安全的綠燈區”。

  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研究員王元京認為:“雖在高位運行,總量上看還在可調控範圍內”。但宏觀調控還應持之以恆,著力調整結構。目前在投資結構方面,突出的矛盾是部分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增長仍然較快。同時,投資反彈壓力增大,一些地區還在違規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實施優惠政策來招商引資。在“兩高”行業增長居高的同時,公共服務設施的投資卻呈偏弱格局,如醫療、環保、教育、農村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在防止固定資產投資反彈方面,中國政府一直強調要嚴把土地、貨幣閘門和市場准入門檻,從嚴控制新上專案。在調整投資結構方面,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盲目發展,今年在繼續清理和糾正一些地方在電價、地價、收費等方面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優惠政策的同時,加大了差別電價的實施力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

  王元京認為,下一步應該著力構築調控的機制,如:理順水資源、能源以及土地等要素的價格,讓市場來引導企業調整投資行為;進一步理順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體制,使宏觀調控主體的行為更趨合理,也更加協調。

  今年以來,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財政收入和企業效益向好,再加上“十一五”開局、中共十七大召開在即、北京奧運漸行漸近等因素,各方強烈的投資意願和衝動可想而知。

  面對改革開放以來最為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經濟、社會形勢,期望簡單措施就能解決所有問題是不現實的。專家指出,現在的問題是本輪宏觀調控實際上基本以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獨角戲”為主,其他政府部門的調控措施有尚未到位之嫌。統計資料顯示,現在淨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遠遠超過了三分之一。一旦美國經濟出現蕭條或是中國的對外貿易關係出現重大調整,都可能對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造成很大威脅。因此,在目前階段,顯然有一些根本性的問題需要通盤考慮、統籌解決。包括,收入分配和地區發展兩極分化的問題,強迫農民長期為經濟奉獻的問題,環境問題,房地產問題,壟斷問題,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的問題。因此,政府宏觀調控部門的政策協同運作十分必要,還必須構建一個系統工程,依靠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團結,共同努力加以解決。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