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入鄉隨俗難避免 外資巨頭商業賄賂調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1 11:01:38  


  中評社廣州10月11日電/如果說貪婪是人性的弱點,那麼,以權謀私則是建立在貪婪基礎上的罪惡。從有商業活動那天起,商業賄賂便如影隨形般存在。

  近年來,從朗訊案、德普案,到IBM案,外資企業在華違規行賄案時有發生。到了今年,國內商業流通領域成為重災區,接連曝光多起商業賄賂醜聞,又將西門子、家樂福等外資巨頭或企業員工扯進了“賄賂門”。

  究竟是什麼,使得所謂的外資巨頭員工在華難以潔身自好,甚至在產業鏈上下端形成一個無形的“潛規則”合謀的利益共同體圈子,屢屢觸動那條商業道德底線? 

  商業賄賂是以獲得商業交易機會為目的,在交易之外以回扣、促銷費、宣傳費、勞務費、報銷各種費用、提供境內外旅遊等各種名義,直接或間接給付或收受現金、實物和其他利益的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國內經濟分析機構安邦集團公佈一份研究報告稱,跨國企業在華行賄事件近10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中國在10年內至少調查了50萬件腐敗案件,其中64%與國際貿易及外商有關。 

  去年11月,德國西門子公司被曝賄賂醜聞。今年8月,西門子內部調查表明,西門子在中國市場的確存在不正當的商業行為,目前正接受調查。無獨有偶,在此期間,法國家樂福在華企業家樂福中國北京7家門店肉課的課長以及CCU(城市採購中心)負責生鮮採購的人員,因收受供貨商賄賂被警方傳喚。緊接著,麥當勞香港董事總經理劉士成因涉嫌賄賂罪也被香港廉政公署拘留。 

  據上海證券報調查,僅連鎖零售業內的商業賄賂行為而言,全球大名鼎鼎的零售巨頭幾乎無一倖免。 

  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郭羽誕教授對這樣一種說法表示認可,即,中國善於運用人際關係網絡的文化容易滋生商業賄賂行為,很多跨國公司在推行本土化的過程中逐漸“入鄉隨俗”,採取不正當的手段進行競爭。 

  “零售商與供應商之間最大的矛盾就是賄賂問題,而且已經表現得很嚴重,這是矛盾的根本所在。這與中國目前整個大環境有關係,想要徹底消滅顯然不太可能,但的確應該給予商業賄賂以沉重打擊。”供應商A先生如是說。 

  A先生說,如今在商業流通領域中,供應商給予零售商回扣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的“潛規則”。零售商索要類似于進場費的要求,在大多數供應商看來還是比較合理的,一般一次性支付1.5萬元至5萬元不等。但是,現在零售商員工私人收受賄賂的現象太多、太普遍———這才是造成行業亞健康發展的真正威脅。 

  曝光 商業賄賂之伎倆 

  伎倆1 “量入而推” 

  A先生表示,進行商業賄賂不外乎三種原因:第一種是為了在商業競爭中獲取比競爭對手更多的優勢和商業機會;第二種則是為了獲得平等的商業機會;第三種情況只是為了減少經營過程中的麻煩,甚至是被一些人或明或暗地強行索取賄賂。 

  據其透露,自己是一家跨國建材零售巨頭的供應商,雙方合作已超過五年,因此對其中的一些“內情”比較瞭解。該零售商下屬的裝潢公司已經全面控制供應商,可謂廠商“勾結”,欺騙消費者。其中賣場銷售人員是直接獲得好處的人,而中層管理人員則是間接接受賄賂的人。以地板為例,單價在200元至300元/平方米的地板,銷售人員每平方米要拿5元至10元不等的回扣。吃了回扣的銷售人員會按照供應商給錢的多少來衡量對該品牌的推薦力度。對於給錢多的品牌,銷售人員會在消費者選購產品時技巧性地誘導或者大力推薦,對給錢少的則不願推薦,而對不給錢的品牌則旁敲側擊甚至公開地詆毀。供應商也深諳其中的“道理”,不給錢的供應商極少,情況相當嚴重。這樣就造成好的品牌反倒沒有一般品牌銷售情況好,甚至產品以次充好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因而造成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投訴不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