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改革開放沒有退路 科學發展任重道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7 12:22:09  


  中評社香港10月17日電/香港《大公報》今日刊發社評說,中共十七大回顧了過去,特別是自十六大五年來的工作,也為中國的未來發展制訂了大方向,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會議。其中對經濟發展的經驗總結及前景展望,尤受關注。三十年來經濟發展迅猛,今後能否持續,正是國內外議論的焦點所在。

  社評提到,十七大的召開正接近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總書記胡錦濤在回顧了這段歷史進程時,十分肯定地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選擇,也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這無疑是歷史實踐的總結,絕非誇誇其談的空言。改革開放釋出的活力及效益,是中國三十年來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如開啟寶庫之匙,讓中國人民的勞力、智力及各種資源能得到更充分利用、發揮,成就了建設經濟大國的偉業。今後,在由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的道路上,和經濟的發展重點由規模擴張轉向質素提高的進程中,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仍是必由之路。可以說,只有持續的改革開放,才可保證中國達致現代化及民族復興的最終目標。

  社評說,過去五年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特別是由之前幾年的相對低沉進入增長上升軌,GDP年均實際增長高達百分之十點九,其根本原因就是歷年改革開放所帶來的變化,因此也是改革初見成效的反映。中國經濟中初步成型的市場體系,雖然尚未成熟且缺陷不少,卻已足可作為推動發展的強力引擎。經歷漫長的過渡經濟階段,中國已逐步探索出一個具有本國特色的混合型經濟模式,建立了一個計劃、行政與市場並舉,和各類所有制企業兼容的體系。過去五年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起飛階段的歷史轉折時期,因此增長回升至雙位數字,並不能視為過熱或泡沫,與九十年代初期增長與通脹齊升的格局大異。看不到這點,便是看不到多年改革開放,給中國經濟體制所帶來的巨大和根本轉變。

  社評表示,在成績面前,更要看到未來改革與發展仍任重道遠,既不會一帆風順,也不會一蹴而就,但卻必須堅持。十七大所確認的科學發展觀理念,在過去幾年已取得一些初步的實踐經驗,今後必須全面落實。為此還須作仔細的科學調研論證,繼續以推動發展作為政策工作首務,同時積極地與其他方面的發展達致恰當平衡。在建設及消費的同時要注重環保節約;在力行環保時則不拖建設後腿;在推動增長把餅做大的同時要注意分好餅,以達致分配上的公平正義;在縮窄收入懸殊時要防止平均主義及走上西方福利主義之路;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要注意維持艱苦奮鬥精神,及防止豪侈型的大款消費。

  社評說,經過三十年不平凡的前進歷程,令我們有信心十七大指引的科學發展觀理念可以逐步落實,並由此創造出更輝煌的經濟成就。

  社評最後說,在祖國的大好形勢支托下,香港的經濟發展將更有保證。但全港上下也要更多思考,如何利用好這千載難逢的機遇,一方面提高本港的發展及民生水平,另方面更好地配合及支持祖國的進一步發展。特首施政報告中提出的“進步發展觀”可作為起點,今後既要全力落實,也要使其內容更為充實和與時俱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