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外媒:中國預警機騰飛之路 西方驚羨不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09 16:56:27  


中國運8平衡木預警機。(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1月9日電/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新軍事變革不斷推進,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已經成爲海外媒體關注的焦點。美國國防大學《聯合力量》季刊在2007年第四季度出版的雜志中就專門刊登文章,重點介紹了中國空軍的現代化。不久前,澳大利亞著名防務分析專家卡洛·庫普也撰寫文章分析了中國空軍未來發展的關鍵。而這兩篇文章都不約而同地提出一個觀點——空中預警機將是解放軍空軍未來發展的關鍵要素。 

  1、未來中國空軍作戰能力的關鍵 
   
  《聯合力量》季刊的文章稱,中國軍方的理想是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裝備有高技術飛行器、先進精確制導彈藥和作爲“力量倍增器”的輔助性飛機的現代化空軍部隊,幷且在指揮、控制和情報能力上形成網絡化,從而使得解放軍空軍可以在“信息化條件”下進行戰鬥幷打贏一場高技術戰爭。新的解放軍空軍將整合輔助系統(如空中預警飛機、空中加油機、情報收集飛機和電子幹擾機),以此提高戰鬥飛機的效力,幷增强作戰打擊能力。 
   
  作爲當今世界空軍發展中的關鍵,空中預警機早已成爲空中作戰和對地打擊等精確打擊行動的“指揮協調中心”。而且,空中預警機發展到現在,其作用已經從單純的遠程預警擴展到空中指揮引導、火控數據傳遞等多種功能,工作效率相當于10個先進的高性能大功率地面雷達站,能節省3個地面警戒雷達團的兵力。因此可以說,在信息戰爭條件下,沒有預警機的有效指揮和引導,要想組織大規模的空戰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些在美國發動的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中都得到充分印證,因此在總結已經發生的現代化戰爭的經驗和教訓後,中國也正在發展和生産先進的空中預警機。 
   
  長期以來,頗具神秘色彩的中國預警機項目一直是西方媒體以及軍事觀察家們高度關注的焦點。澳大利亞著名防務分析專家卡洛·庫普在文中提到,多年以來,中國空軍一直對空中預警機夢寐以求。被稱爲“空警1號”的國産預警機項目是中國方面所做出的最早嘗試,該預警機以圖波列夫圖—4“野牛”轟炸機爲載機,機背上安裝了一部旋轉雷達天綫罩,但由于種種原因,該機似乎從未服役,僅僅進行了幾次實驗。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空軍决定必須發展空中預警與指揮能力,尤其是目睹了伊拉克空軍在海灣戰爭中的一潰千里以及塞爾維亞空軍在北約打擊下潰不成軍之後,這一願望變得益發强烈。于是,中國找到了以色列埃爾塔公司,希望能購買其研制的“費爾康”雷達,幷安裝在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上,改裝後的預警機型號被稱爲A—50I。不過,由于美國的重重阻撓,以色列被迫于2000年7月宣布取消了同中國簽署的A—50I預警機改裝合同。這一舉動對于中國空軍的現代化進程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