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時報:扁呂何苦用動機論抹黑人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0 10:46:03  


  中評社香港11月10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陳水扁應邀參加音響大展開幕活動時,突然遇到民眾向他嗆聲說快活不下去了。陳水扁事後對這事發表看法時說,第一,他不會像威權時代一樣,派個黑道去把這個民眾給“幹掉”,沒錯,說話向來直接的陳水扁用的就是“幹掉”這兩個字;第二,這位民眾還可以買票參觀音響展,過得不錯嘛。 

  為關心物價,呂秀蓮過去幾天風塵僕僕四處查價,來到高雄的傳統市場,有肉販當面向她表示生意不好。事後呂說,據她了解,這位肉販其實是在演戲,那些話根本是有人故意設計的,“這樣非常不好”,呂做了一個這樣的結論。 

  社論說,看來對民眾的訴苦和抱怨,陳水扁和呂秀蓮的解讀是“沒有這回事,台灣好得很,”甚至於認為這些直接在第一線上表達不滿的民眾是被“政治操作”或者“媒體操作”出來的,也就是說,這些人說生意不好、快要活不下去之類的話,都只是政敵的選舉手法或者是媒體為報導效果做的假新聞。 

  或許呂秀蓮確實有證據證明那位高雄肉販是被人“動員”去給她難堪的,如果是這樣,呂一定要明確地指出幕後黑手到底是誰,因為一般民眾也不希望再看到“腳尾飯式”的假新聞;但如果呂沒有辦法很清楚地說明所謂的“設計”、“演戲”是誰所支使的,這就非常不妥了,因為會給小老百姓帶來極大的困擾和社會壓力;其實,這位肉販後來接受媒體訪問時已表示,她的攤子真的是在這個市場裡,而且這段時間生意真的很不好,所以才會趁著“大官”來巡時,趕快表明心聲,為的是希望政府能幫忙解決問題。 

  社論指出,呂秀蓮辛辛苦苦地走透透,為的不就是了解人民真實的生活狀況嗎?當升斗小民說出難處時,怎麼呂的反應竟是此人是故意來亂的,她說的都不是真的──用這種心態能夠真的探訪出什麼樣的民瘼來呢?難怪民進黨政府各路官員一路查訪、一路說台灣物價問題根本不嚴重。 

  同樣的,在陳水扁的眼裡,表達苦境的小市民根本就是來找碴的,因為還能夠參觀展覽,表示生活還過得去啊。這個展覽的門票是兩百元,網路優惠價一五○元,說起來並不昂貴,難道台灣真的要到了一般人連這樣的門票都買不起的程度,陳水扁才能“感覺”到人民的生活很困難嗎?更不必說,事後這位民眾已現“聲”說法,說自己是到展場打工的,連門票都沒買;更難堪的是,他本來自己開了個貿易公司,生意不好、結束營業,所以才會到展場打打零工。 

  社論說,高高在上的陳水扁、呂秀蓮和一干要員們領的是不打折的政府薪俸,不像做生意、做小攤販生意的老百姓,在經濟變局中承受著收入銳減甚至於失去工作的痛苦;高官們養尊處優、不知民間疾苦已經非常可惡了,更可恨的是還動不動就用動機論來抹黑人民,說這些人是被動員來的、被設計的,意思是他們存心不良、故意給政府難看,讓這些民眾情何以堪?陳水扁甚至非常不當地說他不會幹掉說話的人,這種話聽起來像不像是一種“威脅”?也許陳水扁要表達的是“我不會這麼做”,但聽在人民的耳朵裡卻有“我可以這麼做”的威力,結果讓這位民眾第二天連展場打工也不敢來了,畢竟“國家機器”擁有各種單位和力量,小小的人民當然會害怕。 

  陳水扁和呂秀蓮都是經歷過反對運動的人,照理說應該對草根心聲沒有那麼隔閡與格格不入的感覺,可能他們真的是位居要津太久,確實不知道人民在想什麼、要什麼,又因為政治鬥性太過強烈,因此不論碰到什麼事情都會聯想到政治動機,不過,兩位政府領導人可能必須思考的一件事情是,從“行銷學”的角度來說,如果不是因為人民的生活的確不好、台灣經濟的確出了問題,否則“向大官嗆聲”怎能夠得到共鳴、這種報導又怎麼能夠有“票房”呢?看來,民進黨要員連晉惠帝都不如,因為晉惠帝還知道人民確實有吃不飽的問題,只是提出的解決之道對人民來說宛如天方夜譚,但如今陳水扁和呂秀蓮卻連人民有經濟困境都絲毫感受不到。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