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盧武鉉主動親近朝鮮 只會惹來布什更多的揣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4 09:58:21  


  中評社香港12月14日電/《大公報》今天刊登一篇署名評論文章指出,美朝關係有進一步改善的跡象。近日白宮宣布,稍後會派外交官長駐平壤,這是美國首次向朝鮮派出外交官,據說駐平壤外交官將專責處理政治事務,也即等於美國履行與朝鮮的外交關係做法。

  如果美國不是受困於伊拉克戰爭,它的亞洲政策或許與現在不同。在世界看好中國發展前景的情況下,美國的冷戰思維卻未隨之改變,即需要對中國形成包圍圈的思維未見修正。朝鮮被視為中國的盟友,當然也被列入包圍圈內的對象。但是,近期美國的亞洲政策卻出現不少令人意外的鬆動,例如對台灣的外強中乾,和對平壤頻頻搖動橄欖枝的表現,都說明它正在調整亞洲政策。其中除了受伊拉克戰爭拖累之外,還有兩方面因素變化促成:一是明年大選民主黨可能重返白宮,二是韓國盧武鉉與美國不咬弦。

  美向朝搖橄欖枝

  文章說,美國向來視韓國為亞洲政策的一個重要夥伴,美國需要它與日本結成一個東北亞據點。但盧武鉉卻在十一月高調訪問朝鮮,除了被韓國反對派指責為軟弱表現,也令美國本來正在調整的美朝關係有被搶頭啖湯的意味。當然,盧武鉉有他迫不得已的處境,任期將屆滿和聲望下滑,令他必須打朝鮮這支強心針來挽救政治生命,他明知難以揣測布什意圖,也不得不摸著石頭過河,希望從行動中看到美國態度的端倪,進而評估美韓關係。平壤已經明確許下了棄核承諾,但盧武鉉還要提出召開朝、韓、中、美四方首腦會議,理由是強化朝鮮半島的和平進程,並認為完成棄核和締結朝鮮半島和平條約的過程複雜而漫長,其中可能存在“無法預料的障礙”而需要四方峰會幫助排除障礙,目的無非希望:一,強調韓國在朝鮮半島上的作用。二,不希望美國過分插手朝鮮半島問題。三,以催谷外勢升溫促動內勢穩定,藉以挽回低落民望。美國表示有意把朝鮮排除出所謂“邪惡軸心國”名單,是對盧武鉉當頭潑了一盆冷水,暴露了盧武鉉猜錯美國意圖的弱點:第一,只要朝鮮的做法不太出軌,在目前美國的亞洲政策下,美國會讓其自由發展。第二,韓國總統的更換對美國而言並不重要,美國相信任何韓國領導人都必然要依仗它。第三,在衡量朝鮮問題與台灣問題上,美國更注重後者,因為它直接關係到冷戰思維的亞洲包圍圈概念。因此,盧武鉉敦促美國盡早與朝鮮領導人會談,以及召開四方首腦會議,自然不會被置於美國目前考慮的位置上,被敷衍了事勢成必然。

  韓打經濟牌未奏效

  文章指出,盧武鉉自認手中握著經濟牌,在他的平壤之行過後,便責成總理主動向朝方提出召開雙方會議並成功地在十一月中舉行。雙方總理會議除了被認為可以為盧武鉉平壤之行加溫造勢之外,也可以藉會議地點定在首爾而營造韓國並非一味朝北的氣氛。但是,打經濟牌的結果未必能夠如盧武鉉所希望那樣奏效,兩國總理會議只停留在討論如何貫徹落實《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方案上。

  盧武鉉的算盤是韓國如果願意全力催谷韓朝經濟合作,必能提升韓國在朝鮮半島的威信。因此,韓國主動提出了設立西海和平合作特別地帶和開城工業園發展計劃,但平壤即使同意在這兩方面合作,也必會持審慎態度。事實上,美國完全看透韓國對平壤熱情背後的動機,盧武鉉既然知道了還要這麼做,只能說明他的目的在於要形成一股強大的影響美國注意力,以至朝鮮半島問題重回美國亞洲戰略重心。

  除此之外,韓國在朝韓統一問題上所抱的是一定要佔優勢的態度,打經濟牌也是為了掩蓋美國評價朝韓可能出現的對韓國不利情況。誰都知道,如果朝韓經濟合作順利的話,朝鮮的廉價勞動力將會為韓國輸送源源不絕的勞動力大軍,帶來極大的經濟利益,這正是韓國不斷扯開雙方目前存在的南北離散家庭問題,低調回應人情家庭問題的原因。然而,糾纏著離散家庭問題為焦點的朝韓關係,很難以經濟合作為主要方向,尤其是韓國國民本身,更不可能認可盧武鉉的這種觀點。

  朝韓問題並不迫切

  文章表示,西方評論認為平壤之所以願意作出棄核承諾,因為它可以從中獲得不小利益,以及營造一種與韓國討價還價能力,這是它對朝韓會談抱著“等著瞧”心態的原因。這一方面對美國的評估更為貼近一點。現在姑勿論美國放出風聲要把朝鮮剔除出所謂“邪惡軸心國”的意圖是什麼,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看到了中國的變革和形成對亞洲的強大影響力勢必感染到平壤,而且越南在這方面已為平壤做了很好的效法例子,平壤會認為越南能因學習中國而改變,它更能因學習中國而改變。在這樣的評估下,美國才認為只要不影響它的亞洲政策大方向,對朝政策調整更有利於它的亞洲戰略,美國在世界事務中從來都不會不以自己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因素,朝鮮問題也不會例外。

  但是,盧武鉉對平壤大送秋波並不等於美國需要他作為助選團成員或吹鼓手,如果盧武鉉認為只要主動配合美國而有所動作,便可以贏取美國的好感,套取美國利益,則未免過於一廂情願。倒是平壤的任何一舉一動,由於美國向來的慣性猜疑心理,必定會作出一番揣摸。

  文章認為,朝鮮半島問題在美國目前的全球戰略評估中顯然並非十分急迫,也並非十分重要,只有當東亞局勢發生了變化,有損美國利益,它才會成為焦點。目前東亞聚焦在以經濟蓬勃發展的中國上,如果美國願意放下冷戰思維,朝鮮半島的和平問題根本就不會被置於重要位置。因此,不論盧武鉉做多少工夫,都無法改變這種情況,更何況他的任何主動親近平壤的做法,只會惹來更多美國疑雲,以及揣測其動向和意圖而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