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美國吹響太空戰號角 星球大戰不再是個神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7 16:18:59  


美國的“獵星”行動充滿了太空戰的味道。圖爲“標准-3”導彈和“伊利湖”號導彈巡洋艦合成圖。
  中評社香港2月27日電/美國反衛星試驗吹響了新型太空戰的集結號,各國對太空的興趣也讓星球大戰不再是一個神話。

  24分鐘。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如果知道摧毀一顆衛星用了這麽短的時間,九泉之下的艾森豪威爾一定很不可思議。51年前,爲了追趕蘇聯,實現美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探險者1號的升空,這位當時的美國總統帶領一群科學家苦心試驗了近兩個月。

  北京時間2008年2月21日上午11時50分,在夏威夷西部海域,美海軍“伊利湖”號載有“宙斯頓”反導防衛系統的導彈巡洋艦發射了一枚“標准-3”艦對空導彈,在飛行了24分鐘後于距地面200多公里的高空擊中了時速超過2.72萬公里的失控衛星。

  美國“獵星”威脅全球

  “這是美國對太空的反導、反衛星系統進行實戰檢測,最後的成功全面驗證了美國對太空的反應能力無人能敵。 ”《太空戰》一書的作者、國防大學軍事專家李大光博士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說。

  盡管美國軍方聲稱如果不對該衛星進行幹預,它3月初墜落到地球時將對人類構成嚴重威脅,但這一看似合理的理由却無法掩蓋其“獵星”行動的實際圖謀。

  持相同觀點的還有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副秘書長滕建群。“這次進攻性作戰,說明美國已經具備太空攻防戰的實力,標志著美國新的太空戰略武器體系的成立。”滕建群分析說,過去美國打衛星都是依靠單一軍種、單一兵器進行,比如F-15戰鬥機上挂一個導彈。但這次是海基的導彈、巡航艦,陸基的雷達,天基的衛星,完全是一個體系的參與,“這對其他國家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威脅”。

  多方面入手備戰太空

  就在“獵星”幾天前,美國拒絕了中俄關于締結禁止在太空使用武器條約的建議。這個態度在美國看來是完全“正當”的,因爲在太空掌握主導權已經寫入美國國策。

  2006年10月,美國新版《國家太空政策》出台,這是1996年克林頓政府提出“和平利用太空”以來,美國首次對太空政策作出全面修改。該政策稱:“國家空間政策的目標是加强國家在太空的領先地位……如有必要,美國有權不讓任何‘敵視美國利益’的國家或個人進入太空。”

  “衛星是太空戰的神經系統,攻打衛星最能說明太空實力。”李大光說,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的仗打得那麽順,就是利用了衛星系統。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在全球800多顆衛星中,美國幾乎占了一半。

  此外,美軍正從編制體制、作戰理論、武器裝備等幾個方面備戰太空。“美軍不僅有負責航天的戰略司令部,主要軍種均設與外太空有關的司令部。美國空軍《反外空行動方針》規定,要把太空用于軍事目的,采取欺騙、破壞、阻止、削弱和摧毀手段,保護美國衛星及宇宙飛行器的安全。”滕建群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