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黃創夏:操弄省籍,殺害了民進黨的黨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1 14:16:37  


 
  文章認為,那是個多麼不容易的歷史大事!從一九七五年黃信介創辦《台灣政論》開始,一輩輩民主先鋒、一代代自由鬥士,用血和淚和警備總部與總政戰部進行殊死戰鬥。先 鋒和戰士們,沒有被“美麗島事件”嚇倒,沒有被“余登發叛亂案”擊潰,也沒有因為一九七九的保守極右派“疾風”的暴力反制而有所退卻。

  經 過了十一年的血淚悲歡,一九八六那一年,在陳水扁等“蓬萊島三君子”萬人空巷的“坐監惜別會”抗爭中(雖然是“非法”,但蔣經國卻未鎮壓與反制),還有林 正杰街頭狂飆十二天中,還有台大的“李文忠”事件、鹿港的“反杜邦”運動……一波接一波的“自力救濟”,讓蔣經國體會民意所向,願意思考和“民意溝通”, 並且重新思考對“黨外”的因應方略,加速台灣的政治改革,因緣際會中,民進黨得以順利誕生。

  閱讀著一件件悲壯的民主抗爭史,正是當年無私、無畏自由鬥士們的努力,讓台灣享受到開放與自由的果實。

  爭人民的權利,非自己的權力

  這樣的淚水,不僅僅是感動。一件件故事所訴說的,不僅僅是民進黨人的“私事”,一切的一切,更是整整一代台灣人民的共同記憶。

  文章指出,這些,都不是民進黨人的“權力問題”,他們所談、所爭,是台灣人的“權利問題”。這才是民進黨的“黨魂”。

  一 九七八年的“中壢事件”,被燒的警察局、翻覆在地上焦黑的警車……台灣人民心中想到的是“國父孫中山”,課本裡面所講的“官逼民反”真的會發生,那一秒, 許多台灣人理解了,人民的力量真的是如此雄壯,孫中山那一輩的鬥士們,真的能靠毅力就鼓動風潮,就可以把數百年的腐敗帝國推翻掉。

  到 了一九八○年代,“開放社會及其敵人”,這是卡爾‧帕柏教誨著民主改革是“細部的社會工程”之意義。還有,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羅爾斯的“正義 論”、盧梭的“論人類不平等之起源”、洛克的“政府論”、韋伯、哈伯瑪斯……當年,台灣在民主蒙昧中,就是透過閱讀當今民進黨權貴們發表在“黨外雜誌”的 文章,透過台大旁邊小巷內的書店“谷風”、“唐山”,買這些民主思潮啟蒙書,還有台大校園內的“大新”、“大論”等刊物。

  一九八○年代,在這樣的風氣是普遍潮流,伴隨著“黨外”與“民進黨”的衝撞和興起,台灣同時學到了什麼是民主價值;鹿港反杜邦、新竹反李長榮到台北反核四,台灣也同時學到了環保和發展的矛盾和折衝……

  文章指出,那樣的年代中,台灣一直充滿著自信,雖然國民黨保守派恫嚇說:“過度民主會造成騷動”、“黨外人士其實是‘失意政客’反撲”、“會影響經濟”、“會 讓中共趁機攻打台灣”,但社會都知道這是“鬼話”,那個年代,台灣經濟邁向了更高峰、政治民主化,老賊退職了,社會也沒動盪……那個年代,大家有的是信 心,知道能靠每個人民的努力,台灣,明天會更好。

  在這樣的信心中推波助瀾下,創黨才十四年, 民進黨因為自由鬥士們的血淚播種,和民主先鋒們的耕耘努力,二○○○年,陳水扁和民進黨完成了政黨輪替的功業。卻在二十歲“成年禮”前夕,民進黨陷入了空 前的危機,因陳水扁和他的親信家族紛紛被指控捲入“貪腐”風暴之中,從街頭起家的民進黨,卻為了“鞏固領導中心”,和施明德發起的“反貪腐倒扁”運動形成 了對立的僵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