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選後,好幾次的場合中,前“立委”李文忠一直在說:“省籍和族群,並不是馬英九與國民黨的魔咒,省籍和族群就是困死民進黨的魔咒。”正因為有了這個“權力的防空洞”,讓民進黨上上下下,怠惰了、偷懶了,他們相信“版塊的保護傘”,在泛權力思維中,和社會漸行漸遠。
從 一九八六到一九九五年間,民主機制逐漸在台灣驅走威權,緩慢地建立,新的法治規則。一九九六年第一次“總統”直選,為台灣的民主與法治進程,揭開了另一個新的 歷史時代,接下來,二○○○年,民進黨更以打倒貪腐、反對威權為號召,第一次取得了政權,並國民黨的分裂當中,陳水扁以不到四成的少數民意中,當選了“總統”。
台灣被困入“版塊”魔咒的隧道
缺 乏統治信心的陳水扁和民進黨,急著想要緊抓一群基本群眾鞏固統治,走向以基本教義派靠攏的方式,加速了台灣困入“版塊”魔咒的隧道中,民主機制與法治規則 變了調,從原本充滿開創性的活力,慢慢定型化,進而僵化,終於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權力分配無聊過程,蘊釀出匪夷所思的貪腐新風暴。
文章指出,版塊會形成是因一九九四年起,台灣幾乎年年有選舉,一九九四年的台北市長選舉就是場充滿不確定的選舉,不確定引爆激情、激情更加強不確定,“對抗螺旋”持續升溫,終於讓台灣的選舉,在“對抗螺旋”的激情中,型成了牢不可破之以統獨為訴求、族群為藉口的“版塊選民”。
“版塊選民”,不考慮政黨的階級屬性、不考慮政黨提出的政策方向、不考慮候選人的素質與能力,“版塊選民”堅定地只選一個政黨,且狂熱而積極地追求自己支持的黨得到更大的權力、更多的資源。
“版塊”持續升高對抗,影響台灣選舉勝負的主流力量,談什麼都沒有用,只有“操縱議題的技術”。只要有把握操縱選舉的議題與技術,政績好不好,又何妨?更何況,民進黨定義的“台灣人”超過七成人口,省籍成了民進黨的魔咒,他們原想綁架省籍,最後反被極端省籍主義者所綁架。
極端主義下,說什麼都沒用!甚至,政風好不好,“有那麼嚴重嗎”?不管怎麼樣,只要在選舉前,善用技術操弄“版塊選民”的激情與熱情。贏了!誰能指三道四?
何必費心再去合理化制度?這麼好混,幹嘛要謙卑地去傾聽民聲?“版塊選民”無論如何都會相挺,當然可以“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一種“體制化的新貪腐”輕易地在過去八年內,橫流全台灣。
民進黨的形勢已日益嚴峻,內外交困之局已難避免,而內部的民粹威權也將更趨明顯,在內外交煎之下,危機也將更甚,最後綑綁民進黨的,就是這種版塊的極端派,讓民進黨動彈不得。終於失去了政權。
在這樣的時刻,惟有一個有創意、能開放、有遠見的政治勢力再度興起,才是民進黨免於危殆的唯一機會。問題是:忙著內鬥的民進黨領導菁英,還分得出力氣,來處理這樣的大哉問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