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劉兆玄宣布了第二波的“內閣”人事,多少打破了前一批名單“舊瓶裝舊酒”的批評,出現了不少政壇新面孔。劉兆玄自己為這次人事安排提出解釋,強調是“資深老手”加上“有潛力的新手”的結合。
從外界的期待而言,“閣員”人選個別的素質都不錯,專業和行政資歷也堪稱順理成章。但缺點是“閣員”同質性太高,有很多國民黨執政時期的舊官僚,還有太多大學校長。但劉兆玄強調,“資深老手”多體認“入閣”是對“國家”奉獻的最後一戰,絕對會竭盡所能,毫無保留。果真能夠如此,“老幹新枝”的人事布局應有值得期許之處。
社論說,新“內閣”人選中,外界最關心“教育部長”的選擇,劉兆玄強調曾任大學校長的鄭瑞城能為教改建立對話平台,也將注入人文社會關懷;此一承諾希望不會跳票。另一個令眾人跌破眼鏡的人選,就是將要接掌“陸委會”的賴幸媛。這一步棋引起有人抗議,有人表示失望,劉兆玄雖仔細解釋了任用賴幸媛的用心,卻仍未能盡釋疑慮。
從正面因素來看,馬英九政府的兩岸政策雖以“開放”為前提,卻也有“兩岸融冰如果太快會變洪水”的考量。選後的蕭萬長、江丙坤、連戰相繼登陸,又有“大陸富豪團”訪台新聞受到渲染,“中國熱”實應避免熱過頭到失去市場理性的地步。新政府任用賴幸媛,如果希望發揮踩煞車的功能,應可理解。
但另一方面,賴幸媛對兩岸問題的態度,雖非完全受制於台獨意識形態,但以其出身台聯的背景,要如何與“國民黨資深官僚”的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合作無間,仍是令人擔心的問題。台灣內部尚待凝聚民意的時刻,如果要使國民黨與台聯在兩岸問題上達到共識,恐怕短期內仍屬“不可能的任務”。
社論說,照目前安排走向,“劉內閣”官員年齡相近,資歷類似,應可快速磨合啟動。但也因為如此,令人擔心新內閣能否推陳出新,與時俱變。新政府需要聽見不同的想法,極力避免變成小圈圈人士的一言堂,更需要兼顧“效能”和“革新”的目標,才能成為“全民政府”,挽救過去八年所造成的“走下坡”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