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馬英九見外賓說英文,為何引起批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26 10:55:59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台灣聯合報黑白集今天刊文說,壞消息是,馬英九的英語引起批評;好消息是,是嫌他說太多,不是嫌他菜英文。好消息是,馬英九承諾接見外賓要先講三分鐘國語;壞消息是,他依舊不由自主。

  文章說,“國家元首”該在什麼場合說多少英語,只怕很難有一個標準規範。接見外賓,要讓來客感到賓至如歸,在最短時間達到最有效的溝通,使用對方理解的語言自是最佳工具。做過七年“總統”英文祕書的馬英九,是歷來英語最流暢的“元首”,他覺得沒必要假手翻譯官,直接以英語和外賓即席交談;從全球化溝通的觀點,這不妨視為是一項優勢。

  因此,馬英九的英語被綠營人士批評為“愛現”,認為有辱“國格”,甚至說是故意凸顯陳水扁英文不好,那不僅想太多,也言過其實了。但撇開政治因素不談,馬英九的英語多到讓人感到有些不安或不快,卻不全然是虛構。尤其,當台灣媒體工作者乃至多數人民聽不懂“元首”談話,那不能說不是一個問題。

  文章認爲,在私下會晤外賓時,馬英九儘可發揮語言優勢,和對方暢談交心。但在來賓和聽眾成分複雜的場合,要讓在場人士充分理解各方的談話內容則是基本禮儀,此時翻譯即省不了。語言經過反覆傳譯固然費時費事,但若為遷就外賓而忽略“國人”,可能捨本逐末;更何況,傳譯不僅能使雙方溝通確保精準,也有助思考的緩衝。

  說實在,馬英九的英語比他的台語流利,就像李登輝講日語比說國語得心應手一樣,都反映了台灣的歷史推移及多元開展。既已是全球化時代,何必拘泥“總統”只能說“官話”的老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