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空降兵傘降空投內幕:僅8小時抵達地震現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4 10:01:13  


村民和游客激動地圍住剛剛著陸的三級士官殷遠,有村民上樹幫他解繩索。網友供圖
  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從解放軍空降部隊開入四川地震灾區展開抗震救灾行動那天起,空降兵救灾就成了許多媒體和讀者關注的焦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無論是傘降還是空降以及空中運輸行動,都隱藏著巨大的風險。《青年參考》記者多天來一直隨同空降部隊參加救灾,該部多名高級軍官和戰士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披露了他們實施救灾行動的一些內幕。 

  讓無數中國人難過的是,就在本文的撰寫過程中,又傳來讓人備感痛心的消息:5月31日下午,成都軍區抗震救灾部隊的一架米-171運輸直升機在執行救灾任務時,在汶川縣映秀鎮附近突遇低雲大霧和强氣流,于14時56分失事。機上有機組人員、醫護人員和因灾受傷轉運群衆十幾人。至本報截稿前,成都軍區抗震救灾聯合指揮部仍在全力組織搜救。 

  1.四小時完成整編師出動准備 

  盡管多天來的隨軍采訪,對空降部隊的行動之迅速有了切身體驗,但空降軍某師師長楊杰透露的具體過程,仍令記者感到震撼。 

  “5月12日中午灾情發生後。師黨委意識到,從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等級看,這絕對是一場不亞于唐山地震影響力和破壞力的大劫難。作爲中央軍委的應急機動拳頭力量,加上此前參加過長江抗洪等大規模救灾行動的經驗和直覺,師黨委立即下令全師官兵做好出動保護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准備,幷要求部隊持續了解灾區情况,關注最新動態。”楊杰師長告訴本報記者。 

  果然,當天(5月12日)晚9時21分,該師接到行動預令——准備開赴四川地震灾區展開救援行動。該師立即啓動《部隊處置突發事件應急行動預案》,師黨委召開緊急擴大會議,研究部署工作,按照傘降、機降、傘降與機降相結合三套方案准備。晚23時30分,該師接到正式前往灾區的命令。于是馬上按照《預案》相配套的21個應急保障方案,連夜准備物資器材、組織折叠傘具、捆綁空投中所用的小件,爲按命令緊急出動贏得了寶貴的准備時間,在4個小時內完成了一個師級規模的出動准備。 

  5月13日下午3時30分,這個師的“黃繼光團”團長文東已率官兵抵達灾區最前綫。按師前指命令,文團長率官兵前往受灾較重的紅白鎮施救,該鎮地處偏遠山區,那里有6000多名鄉親。德陽人民廣播電台直播節目主持人焦慮萬分地說:“震後28小時了,紅白鎮還沒有一支部隊進去。”這深深地刺痛了文團長的心,下决心一定要帶領他的220名突擊隊員開始“生死之旅”,成爲第一個到達紅白鎮的部隊。 

  從師前綫指揮所所在的洛水鎮向西北沿山穀前行10多公里後,道路情况越來越難走,塌方的巨大山石橫亘在路上,必經的鐵路橋已經錯位達20多厘米,雨還在不停地下,山上的碎石不時在身邊滾落。在距離鎮中心還有7公里時,道路被完全沖毀,是前進還是返回,團長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貿然前行,情况不熟,地勢險峻,身後可有220名弟兄啊。“要不惜一切代價,盡快進入灾區,早進去一秒,人民就多一分希望!”溫總理的囑托和電台主持人焦慮的聲音催促著他,他命令人員全部下車,戴好頭盔,翻越山嶺,徒步前進。地圖上只有7公里的山路,他們足足走了3個小時,終于在傍晚6點半趕到了鎮政府,阻隔了幾十個小時的紅白鎮終于迎來了首批救灾隊伍。期待已久的3名鎮幹部迎上來,拉著渾身濕透的團長的手,流下了泪水。 

  面對僅剩的兩棟沒有坍塌的樓房、滿目瘡痍的街道,部隊立即投入搶險,當夜就挖掘出156具遺體,搶救幸存者12人…… 

  2.軍長要求“都平安歸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