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軍試驗反海基導彈 遏制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0 09:21:12  


6月5日,美國海軍伊利湖號巡洋艦連續發射兩枚標准導彈。
  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擁有潜射導彈能力的國家屈指可數,美國首次攔截試驗有趁中國新型武器立足未穩而施以顔色的意味。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人文章稱,在廣闊而深邃的太平洋,一枚彈道導彈從水下騰空而起,直飛美國本土。估計依美國反導系統目前的能力,在事先不確定地點和時間的情况下,還無法應對這種戰術情景。

  然而,6月5日美國進行了首次反海基導彈攔截試驗,預示其極力彌補反導系統的這一不足。目前,世界上擁有潜射導彈能力的國家屈指可數,結合試驗海域以及各國動向,美國的指向不言自明。

  5分鐘花費4000萬

  “伊利湖”號巡洋艦又一次成爲攔截戰的主角。今年2月,這艘艦上發射的“標准3”導彈,准確擊毀了一枚失控的間諜衛星,因而廣受世界關注。

  當地時間6月5日11時30分左右,“伊利湖”再次發威。在夏威夷可愛島外海300英里處,一枚類似“飛毛腿”的導彈升空後直撲可愛島,發射這枚靶彈的,是一艘行進中的退役兩栖攻擊艦。

  事先幷不知道導彈來襲的確切時間和地點,“伊利湖”號迅速作出反應,隨即發射了兩枚“標准3”導彈升空攔截。52秒後,當靶彈距可愛島100英里、距海平面12英里時,“標准3”的彈頭碎片擊中靶彈,火光過後,靶彈被成功摧毀。

  據報道,整個試驗過程不過5分鐘,但花費4000萬美元。這次攔截試驗最大的不同是,靶彈是從不確定的海上移動平台發射,其實際效果相當于攔截一枚來敵方潜艇發射的導彈。

  中國潜艇是假想敵

  潜射導彈與核潜艇密不可分。美國這一攔截試驗看似針對近程導彈的戰區導彈防禦,實際上却具有戰略意義。

  一直以來,美國發展反導系統往往以防範朝鮮、伊朗等國爲借口,聲稱進行反導試驗和部署反導系統僅在于防止這些國家對美國的導彈攻擊。但目前朝鮮和伊朗都沒有戰略導彈核潜艇。這讓6月5日的反海基導彈試驗顯得有些不同尋常,美國以往的借口也顯得蒼白。

  目前,世界上僅有美、俄、英、法、中五國擁有戰略導彈核潜艇。英、法是美國的盟友,對美國不構成威脅;俄羅斯則在多年冷戰比拼中與美國形成了某種心照不宣的相互確保摧毀關系。西方反複炒作的所謂中國“晋”級094核潜艇,無疑成了攔截針對的目標。

  在美國進行此次反海基導彈的前兩天,美國和日本媒體不約而同地炒作中國核潜艇,稱配備“巨浪-2”型潜射導彈的中國094核潜艇5月29日在黃海進行導彈試射。它們認爲,094核潜艇携帶16枚“巨浪-2”,導彈射程在8000公里左右,至少能打擊48個目標。“巨浪-2”要想有效打擊美國本土,不可避免地需要將潜艇前進至太平洋腹地。而6月5日美國在夏威夷可愛島進行的試驗,恰恰處于太平洋腹地。

  試驗不足以實戰

  西方媒體稱,中國094型核潜艇仍處于不斷改進中,其裝載的“巨浪-2”型導彈也需要不斷試驗和完善。如果6月5日美國進行的反導試驗確有針對中國潜艇導彈的意圖,那麽這分明有趁中國新型武器立足未穩而施以顔色的意味。

  同時,美國在試驗中使用近程靶彈,在大氣層內將其摧毀,除由近及遠逐漸積累經驗的考慮外,還有顯示其預警、偵察和反應能力的作用。海上移動發射事先沒有預兆,這要求美國反導系統中的預警衛星和其他偵察力量能迅速發現導彈發射迹象,迅速判明威脅程度和地點、方向、速度等指標,作戰系統也要迅速反應,發射攔截導彈。

  對海基戰術導彈可做到迅速反應,那麽對海基戰略導彈更能作出迅速反應。不過,美國此次攔截試驗還僅是一種摸索,還不足以應對實戰情况。6月5日的試驗僅進行了近程的導彈攔截,海上發射靶彈的地點距攔截系統較近,甚至僅憑艦載雷達系統就可以發現、追踪和攔截。而實戰中潜射導彈可能在數千公里範圍內任何一點隨時發射,幷會携帶多個彈頭實施高速、機動突防,這對美國反導系統來說仍然是個難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