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雄鷹折翅英雄無悔——成都軍區英雄陸航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6 13:37:56  


 
  5月16日起,直升機載著救援隊伍陸續飛往灾區最偏遠的山區。臥龍、耿達、銀杏、草坡……每一個偏遠村寨都回蕩著直升機的轟鳴聲,食品、藥品……源源不斷地運進偏遠村寨。 

  震後灾區公路全面癱瘓,直升機成爲投送救灾物資和轉運傷員的主要工具。而蜿蜒在山穀中的航綫最窄處僅有七八十米,空間小,氣流複雜,領航設備很難發揮作用,稍有不慎就可能機毀人亡。每一次飛行都是對飛行員勇氣和智慧的考驗,哪怕是尋找一個機降點。 

  5月21日,孫曆君機組滿載救灾物資飛抵汶川草坡鄉上空。周密觀察後,機組選定兩山之間的一塊開闊地作爲降落場。 

  就在直升機快要接地的瞬間,孫曆君突然發現左側山坡上岩石飛滾,危急關頭,他大喊一聲“我來!”迅速提總距、頂舵杆,猛然將直升機拉高。 

  大家回頭一看,原來是一次强烈的餘震,使剛才選定的那塊平地深深地陷了下去。 

  直升機載重越大就越不好操縱,加上許多降落點上空布滿了縱橫交錯的高壓綫,導致直升機不能滑停地面而只能在空中懸停。而在高海拔山區載重懸停,遇上稍大的峽穀切變風,就會引起發動機功率不够,後果可想而知。 

  然而,他們別無選擇。“生命孤島”告急,群衆急需藥品和生活物資。爲了讓更多的灾區群衆得到及時救助,他們不得不盡量把直升機裝滿負荷。 

  5月26日,28歲的飛行員劉乃文隨機長邱光華進汶川運送傷員,降落的峽穀僅百多米寬,5道高壓綫擋在航綫上,地面是一片沼澤。 

  “每一次飛行,幾乎都與死神擦肩而過!”劉乃文說,拐彎、拉升、降落,每一個動作只有一次機會。 

  機長邱光華憑著20多年一次次征服“死亡航綫”的經驗,空中盤旋20多分鐘,懸停9次,終于找到一個剛能容納直升機降落的小平台。 

  同一天,參謀長楊磊駕機前往理縣接運幾名孕婦。快接近目的地時,山口突然刮起陣陣大風,直升機搖搖晃晃。他臨危不懼,死死攥住操縱杆,降了下去。 

  “這樣的天候狀况我完全可以選擇返航。”楊磊說,“因爲,有時一股强風吹來,飛機可能移位幾十乃至上百米,撞山、碰上高壓綫等不可避免。但我們多飛一次就能多拉幾個傷員,這時候必須冒險。” 

  突擊,再突擊,超常規創造新紀錄 

  連續高密度的飛行,對飛行員的意志和體力,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 

  5月18日,指揮部命令緊急起飛,前往汶川營救14名台灣同胞,參謀長楊磊火速帶2架直升機飛赴汶川七盤山。連續尋找兩天,終于將被困7天6夜的14名台灣同胞安全運回成都。 

  5月15日至18日,這個團相繼出動9架直升機,飛赴臥龍、茂縣、汶川等地,成功救出75名來自美、法、英、德、韓等國的游客和14名台灣同胞。 

  塔台記錄顯示,震後半個月內,飛行機組平均每天飛行時間達9個多小時,最多的達到11個小時,大大超過《飛行大綱》規定的時間。 

  從地震發生開始,在團領導帶動下,一批特級飛行員都主動要求多飛。開始時每天3趟,隨後不斷加碼,增加到4趟、5趟、6趟,最多的一天達到9趟。年輕的飛行員也不甘落後,三級飛行員李月開始幾天任務少,他一天一個申請,堅决要求上一綫。 

  家在灾區的飛行員原定不安排飛行,但後來,他們全部參加了飛行。 

  飛行員錢紅星在日記中寫道:“我們經常是貼著大山飛行,看著山上的石頭在往下掉。在大山間飛一個小時消耗的精力,相當于在平原飛4個小時。這樣的强度前所未有,但沒有一個叫苦的,也沒有一個趴下的。” 

  救人民于水火,冒險是值得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