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突破困境引發政治聯想 王金平費心思拿捏進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26 14:50:07  


  中評社香港6月26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特稿指出,王金平很清楚自己在馬政府裡的困境;他“理所當然”地要協助馬政府的黨政運作,但又得適時扮演“國會議長”的角色,伸張立法權。在過與不及之間,總是引發外界無限的政治聯想。 

  對於這陣子因為丟出“兩岸訂定協議處理條例草案”而引發的批評,王金平滿腹牢騷;他拿了一疊“立法院”法制局準備的資料,對於制訂新法的必要性,衡情論理、引經據典,從法理面來看,幾乎無懈可擊。不過,“國會議長”主動丟出法案意見,總是有那麼一點“不尋常”,無怪乎外界的政治揣想。 

  談起新政府的黨政運作,以及劉“內閣”近一個月來遭遇的困境,王金平欲言又止,“我不能去批評這個啦”。他繞了一個彎,談起去彰化與企業界座談,“每個企業主都在擔心擴大內需對現在的經濟有沒有用”;他對劉“內閣”的看法,其實已不言可喻。 

  三二二“總統”勝選後,在民間團體壓力下,國民黨“立院”黨團修改立院職權行使法,規定不可朝野密室協商,雖然以“陽光法案”之名行之,但在“立院”高層眼中,形同剝奪院長實權。以前,國民黨團的大小黨鞭是院長的“小跟班”,如今,年輕的林益世是個實權而獨立的政策會執行長,他對行政部門的政策掌握,一點也不比院長少。 

  特稿說,王金平對自己的政治處境點滴在心頭,他要持續維持影響力,就只能持續擴大“立法院”在新政局中的政治分量,過程中需援引在野黨的勢力,卻又得兼顧馬政府的感受;進退之間的凶險,可說間不容髮。 

  有人說,若非“立法院長”比“總統”早一個多月決定,“立法院”長早被馬英九換成“自己人”了。不過,王金平在“國會”的輩分、資歷與人脈,在國民黨內仍無人出其右,此刻百廢待舉的馬政府,也只能繼續在“國會”裡與王金平磨合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