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方朔:馬政府別捨本逐末 政策不可輕重緩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30 09:57:27  


 
  捨本逐末 難有成效

  也正因此,當今世界面對愈來愈嚴峻的通脹形勢,在抗通脹聲中,可能最需思考的乃是金融問題和金融手段了。目前的世界各國,早已出現了一種套式思考模式,當經濟出現波動,股市連帶受到震盪,優先“救股市”的聲浪即告出現。只是股市及房市的榮枯,本質上有極大的內在及外在市場性格,如果不能在實質經濟面做好,救股市的結果反而可能付出不應付的代價。

  文章指出,這時候就有必要來觀察台灣當今的“救股市”了。馬政府乃是個運氣坎坷的政府。過去8年,台灣高度虛耗,經濟體質惡化,財政籌碼嚴重虧損,在這樣的時刻接下政府,由於國際通脹壓力持續增加,因而馬政府就任一個月,股市即跌了1800點,跌掉市值4.4兆台幣,平均每個股民虧損台幣56萬元,於是抗通脹聲裏,“救股市”遂取得了最大的聲浪。於是遂有了政府基金護盤,以及鼓勵規模達到台幣8兆的保險業等類型基金投入股市等8項措施。

  政府大舉調動籌碼救股市,這當然沒什麼不好。只是,當今全球股市連動,在美元貶值、通脹嚴重的此刻,全球經濟可能進入實質衰退階段,股市當然不可能救得起來,救股市的結果反而是政府的財政籌碼套牢,肥了那些緊急脫手的外資或大戶。這也就是說,當今的首要問題理應是抗通脹,但卻轉移成了優先救股市,本末之間即難免有了輕重緩急的遺憾。這也就是說,馬政府這次在“救股市”這一點上出手太快,特別是鼓勵保險業參與護盤,設若全球經濟惡化,護盤結果造成保險業虧損,則投保人的權益即難免蒙受更大的損失。

  其實,經濟是本,股市是末,當今通脹壓力日增,除了安定民生而必須適度介入物價這個領域外,更重要的乃是趁著通脹時代,對台灣本身的產業結構進行重編與升級,政府可以調動政策籌碼加以協助。而今這部分的工作尚未見動靜,“救股市”反倒搶到了前頭,它又會有多大的成效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