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馬英九“退居二綫” 重大戰略失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08 10:03:25  


  中評社香港7月8日電/台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輿論將當前的政局形容成“馬英九vs.國民黨”,這是一個馬英九與國民黨雙輸的局面。馬英九看國民黨,覺得自己是面對“兩個反對黨”,沒有執政黨;國民黨看馬英九,則覺得自己的處境是“兩個在野黨”,也沒有執政黨。

  社論說,政治有如戰爭,不外“戰略/戰術/戰鬥”三個層次。馬英九的“退居第二線”,在戰略思維及戰術、戰鬥的操作上,皆有重大瑕疵;這是形成今日亂局的主要原因。

  戰略層次的根本錯誤,是在於馬英九的“防火牆思維”,公開宣示“退居第二線”及“不兼任黨主席”。如今的問題,其實不在於馬英九在實際操作上“退居第二線”或“不兼黨主席”;而是他公開宣示了“退居第二線”及“不兼黨主席”。也就是說,馬英九其實不必公開宣示這兩個自訂的“天條”,但他可在實際操作上體現這兩個原則;倘係如此,馬英九仍可維持“一線/二線”的調度空間,及保有“黨政聯結/黨政區隔”的出入彈性。但是,馬英九如今公開宣示了這“兩大天條”,非但引發“防火牆”的社會譏評,更且作繭自縛,甚至隨時皆會陷於言行不一,表裡不一的質疑;因為,在實際政務上,“總統”怎麼可能永遠站在“第二線”,而“總統”又豈能與執政黨脫鉤?馬英九公開宣示這“兩大天條”,最直接的政治效應是:黨內及社會對馬英九的領袖地位及領導能力產生質疑。

  其實,倘若馬英九“站在第一線”或“兼任黨主席”,就“憲法”的規範言,或就李登輝、陳水扁的成例言,或就社會的期待言,皆無違反。也就是說,這兩大政治工具,既合“憲法”,又不違輿情;因此,可以不用,但不必也不宜輕易宣示拋棄;就猶如在戰爭中不宜宣示自己絕不使用戰略武器一般,亦猶如在海難中不宜宣示自己絕不使用救生艇一般。

  政治有如戰爭,瞬息萬變,成敗殊途;馬英九輕率宣示“退居第二線”、“不兼黨主席”(被解讀為與國民黨切割),這不僅是拋棄了極為重大的政治工具選項,且在現實政治上立即產生了“自我邊緣化”的效應;但是,一位直選“總統”既想領導“國家”,又想躲在“防火牆”後,在實務上卻根本做不到。未來八年,馬英九能永居第二線嗎?他與國民黨能完全區隔嗎?目前這一切的亂象,可謂皆出自此種“防火牆思維”的戰略偏差。

  社論說,再論戰術與戰鬥層次。“總統府”處理莊國榮事件,非但違反了“退居第二線”的戰略原則,而且不經由“行政院”的途徑進行善後,卻竟然舉行記者會逕指政大教評會“已逾比例原則”;此例,正是戰術與戰鬥層次的失敗。馬英九的“總統府”團隊,在戰術與戰略部分的病弱,主要呈現在兩方面:

  一、溝通能力拙劣:此次“監院”人事出現巨變,正是緣於馬英九的思維理念未能說服及感動“立院”黨團;於是出現“邱毅比馬英九更具道德感”的錯覺,造成遺憾。倘若仔細思量,馬英九其實迄今並未讓這個社會真正瞭解他;有些民眾支持他,未必是真正被馬英九說服,而是憑民眾自己的善意想像,對馬英九的形象加以補綴填充所致;如今倘若連國民黨團都不能理解馬英九提名沈富雄及尤美女的用心與境界,可見馬團隊的溝通能力確實大有問題。

  二、操作人才不足:政治有如戰爭,戰略與戰術的推演,最後皆要在戰鬥層次落實並接受考驗。馬英九的貼身幕僚,皆是“宅男型謀臣”(謀出了“退居第二線”?),卻幾乎完全不見能夠決勝戰場的操作戰士(是詹春柏嗎?);再者,國民黨黨團的操作,已至“生雞蛋無,放雞屎有”的地步;至於幾名所謂“馬團隊”的“立委”,實在太無長進,連炒冷飯的能力都沒有,遑論為馬主持公道?於是,上了戰場,操作的槓桿就把持在吳伯雄、王金平等人手中,甚至落到邱毅之輩的手上。後果如何,有目共睹。

  聯合報周日黑白集說:馬英九“退居第二線”,但站上第一線的不是劉兆玄,而是邱毅還有……等等。問題的嚴重性是:議題的道德性由邱毅等主導,議題的操作力又由吳伯雄等把持,馬英九可謂在“戰略/戰術/戰鬥”三個層次皆遭挫敗,豈不是茲事體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