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台灣只能看天吃飯?1千億預算去哪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20 08:14:33  


  中評社香港7月20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社論說,遇颱成災,幾乎已經成為台灣的暑假作業,年年遭遇年年無解。馬政府就職兩個月,民意聲望劇降之際,就碰上相同的窘境;離譜的是,卡玫基只是輕颱,卻造成豪雨肆虐、灌爆中南部的結果。在民眾一片罵聲中,當年,曾經引爆朝野嚴重對立的八年八百億,後來追加到一千四、五百億的治水特別預算案,又勾起人們的回憶。藍的指責綠營執政不用心;綠的批評是藍營拖延,讓預算太晚通過;諷刺的是,因貪汙被起訴求刑廿年的前“經濟部次長”侯和雄,捲入的幾件弊案,都和治水工程相關。

  台灣是個海島地區,又處颱風頻仍的亞熱帶;照道理,防颱應該是每一位民眾的基本常識,遑論政府。奇怪的是,台灣仍舊風災雨災不斷,而且還愈來愈嚴重,愈來愈離譜。 

  十多年前,宋楚瑜剛當省主席,下鄉第一件事就是涉水勘災。當時他炮口向上,痛批政府的就是治水無方;當時的中央政府兩手一攤,覺得省政府莫名其妙,跨縣市河川整治,你省政府不做那能怪中央?結果省政府被廢了,說法是“精省提高行政效率”。 

  省政府報廢後,所有的治水工程全部向上提升到“經濟部水利署”。但是,每一位主管水利的“經濟部”相關官員都很無辜;因為“經濟部”管的是政策,不是技術。說來諷刺,現任“經濟部長”尹啟銘,三年前就是為了馬莎颱風過後桃園大缺水,莫名其妙成了頂罪者,丟了烏紗帽。接他職務的是當時謝長廷的親信侯和雄,說法就是要侯去治水。 

  社論指出,要怪扁政府治水不用心,好像也不公平;扁政府剛上任,提出五年五千億的“新十大建設”,很大部分就是用在治水。謝長廷擔任“行政院長”任期不長,但他任內還是提出了治水特別條例和特別預算。當時,這筆八百億巨額預算引發極大爭議,“立法院”預算中心還批評有綁樁之嫌,且預算編列後第一年的結案數竟掛零! 

  這筆爭議極大的預算,甫提出時馬英九時任國民黨主席,當時國民黨的立場是“不宜以特別預算編列”,硬是卡了一年多,直到海棠颱風再釀災之後才通過。難堪的是,“立法院”三讀才通過這筆加碼到一千四、五百億之後的預算,三天後,謝長廷就離職了;而他親點治水的侯和雄更慘,從此捲入治水工程弊案,去年底遭起訴求刑廿年。 

  謝長廷卸任後,“行政院長”從蘇貞昌到張俊雄,也沒人再問,一千多億預算到底用到那兒去了?執行成效如何?如今,政黨再輪替,馬政府到位二個月,當年因為颱風而下台的尹啟銘又上台了,還是搞不清楚治水預算花到那兒去了;而當年享受這筆預算最多的雲嘉南三縣,依舊是這次七一八水災的重災區。

  馬英九視察災區,嘉義縣長陳明文難過地說朴子溪瓦寮段俗稱“溪底寮”,就是地勢低窪之處,非建堤防不可;這話十五、六年前,宋楚瑜就說過了!宋楚瑜不但想建堤防,還想遷移居民;想了十多年,淹了十多年,還是沒辦法。嘉義市長黃敏惠說八掌溪非疏濬不可。但,誰還記得游錫堃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就是為了八掌溪暴雨湍急奪走人命而下台?台中市長胡志強更是尷尬,台中市是全台最少遭遇風災雨災之區,這一回淹到匪夷所思,儘管台中市確實瞬時雨量創下百年紀錄,他也無法說服自己,到底真是因為氣象預報失準?還是台中市建設太過,工地太多,而疏忽了排水?

  社論指出,馬英九終於知道治水不能“一年蹉跎過一年”,看看馬政府的治水預算,“水利署”六年只編了四百八十億,放眼望望台中以南的災區,不必水利署告訴他,就知道不夠;但是,同樣沒人告訴他,“水利署”上上下下有多少人因為水利工程遭到調查?治水預算下不下得去?下到地方後,是逕交地方政府綁樁分配資源?還是有一個統籌管考訂進度的單位? 

  治水確實馬虎不得。幾星期前大陸華南地區暴雨成災,傷亡同樣驚人。在全球氣候變遷的現象下,大自然的反撲絕對超乎想像。治水既要應急、更要長期;如果台灣還是一如過去,以中央地方分大餅、藍綠陣營搞拉鋸的心態,玩著治水政治學的把戲;台灣,就只能永遠看天吃飯。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