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體育縱覽 ->> 球類 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足球青黃不接 倫敦奧運之後難組國奧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4 10:07:39  



  中評社北京9月24日電/中國足球後備人才嚴重青黃不接,有國內媒體稱,倫敦奧運會之後,中國足球很可能無法組建一支國奧隊參加奧運會,因為在1993年齡段的中國青少年球員很可能出現斷檔。

  據半島晨報報導,即便是現在的國青隊(倫敦奧運會適齡球員組成)也只是在400名左右的球員當中選出來的,而北京奧運會國奧隊選材基礎人數為1400多人。足球基礎人才急劇流失,兩屆奧運會適齡球員就“失蹤”了近千人,這才是中國足球真正的危機所在!

  北京奧運會上的中國國奧隊,當初在2005年組建時,全國可供選擇的球員人數為1400多人。現在劉春明剛剛組建的中國青年隊,肩負著衝擊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重任,然而這支球隊早已輸在了起跑線上,因為中青隊集訓隊員只是從全國400多名適齡球員中選出來的。短短四年,近千人從中國足協註冊球員人數中“失蹤”。

  更令人擔憂的是,本屆中青隊,隊員都出生于1989年,沒有1990年、1991年年齡組的球員,說明在1989年齡組之後,選材情況更加糟糕!根據中國足協的統計,目前在1992年這個年齡段上,全國註冊球員只有182人,人數都不夠撐起一個中超聯賽。已有業內人士警告,在1993年年齡段上,國內球員甚至斷檔,這意味著倫敦奧運會之後,中國很可能無法組成一支國奧隊衝擊奧運會!

  翻開歷史,青少年球員註冊人數萎縮的速度令人心寒。官方資料顯示,1990年至1995年間,國內青少年足球人才數量達到歷史高點,為65萬人。其後5年,這個數字略有減少,但也有61萬人之多。2000年至2005年,61萬變成了18萬。目前,在中國足協註冊的青少年球員一共只有5萬多人,而且年齡段越小註冊球員人數就越少!

  是什麼嚴重動搖了中國足球根基?知情人士透露,直到現在,中國足協都沒有統一的青少年訓練大綱,在培養青少年方面沒有計劃投入和培養計畫,他們把精力和資金都投入到國家隊和國奧隊身上。這正是中國足協一貫推崇的“政績足球”,從閻世鐸到謝亞龍,為了任期內國字型大小球隊打出好成績,不惜毀掉中國足球的幾十年基業。

  這場即將到來的危機,所有足球圈內人士都看得很清楚。事實上,從足協高層到各俱樂部,對此也都心知肚明。但是,過於看重眼前利益使得他們無法在青少年培養方面下大氣力和投入大量資金。目前,國字型大小球隊全線潰敗,所有人都開始真正審視中國足球存在的問題,中國足協也拿出了計畫來挽救岌岌可危的足球基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