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奧運過後 西方發達國家擬停止對華經濟援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4 14:46:33  


 
  西方對中國重新定位

  無論在英國還是德國,“奧運會和神七昭示出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均成為西方政黨結束對華發展援助的首要理由。

  由於國際發展援助是指發達國家或高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及其所屬機構、有關國際組織、社會團體通過提高資金、物資、設備、技術或資料等方式,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和提高社會福利的具體活動。因此,終止對華發展援助的背後表明了西方對中國的重新定位。

  事實上,面對近年來中國連續超過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西方國家中已多次出現重新定位中國的聲音。

  2006年時,德國政界和媒體就是否繼續在中國實施發展援助項目展開了討論。自民黨議員柯尼希豪斯認為,中國已能夠在上海修建一級方程式賽車場,同時也給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已是一個世界大國”。

  2007年,羅伯特.鮑伯.佐利克就任世界銀行行長時特別強調,國際社會必須重新考慮世行對中國這樣的國家的放貸事務,因為這些國家已經有巨額外匯儲備和充分的全球融資渠道。他說,世行可以更多地轉向對這些國家提供技術援助。

  在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查道炯看來,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無疑讓西方民衆對中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他們發現,原來中國發展得這麼好,當得知政府還在對中國進行援助時,就不免需要政府對此做出解釋”。

  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杜奇華告訴記者:“韓國、澳大利亞在舉辦奧運會之後便不再接受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有這樣的先例在前,所以西方國家現在呼籲重新定位中國的現象就不奇怪了。”但是問題在於,西方只是看到奧運會和神七彰顯的中國實力的一個方面,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各領域各地區的發展很不平衡,對國際援助也仍有需求。

  外國對華援助模式轉向

  “想不到啊,對華援助項目就在我身邊。”10月6日,剛從京津塘高速公路上往返了一趟的董女士得知這條高速公路是第一條由世界銀行低息貸款修建的後,驚訝地向記者表示。

  根據商務部辦公廳的資料,截止到2006年,向我國提供多雙邊無償援助的國家和聯合國機構累計提供援助資金約63億美元,實施合作項目超過 2000個。如今,這些項目涉及扶貧救災、技術改造、農業發展等30多個領域,受援地區遍布全國各地,人們的生活在不經意中被它們悄悄改變著。

  針對日前已有西方國家提出將終止對華援助,商務部國際司官員10月10日告訴記者,目前商務部尚沒有接到外國有此意向的官方正式表態,因此事件的最近進展仍在觀望當中。

  而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查道炯則向記者指出,部分西方國家終止對華援助或改變援助模式,並不會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產生實質性影響,“外援對中國經濟有促進作用,但沒有決定性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