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曾蔭權撰文:改革開放三十年與香港的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8 08:55:29  


 
  香港是當年到內地投資的開拓者。港商率先與內地合資開工廠,揭開了中國引進外資的序幕。這些港商走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經歷了重重困難,承擔了種種風險。至今,香港對內地實際直接投資累計已超過三千億美元,佔內地外資直接投資的四成左右,為內地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除了有形的資金外,港商還帶進了無形的管理經驗,國際商業網絡和市場經濟的觀念,推動了內地市場機制的建立,為內地經濟體制改革積累了重要經驗。此外,內地三十年來通過香港出口產品,金額累計超過一萬億美元。香港成了內地最重要的外匯資金來源地。九十年代以來,越來越多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集資,香港在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擔當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香港人不單到內地投資、辦廠,還奉獻自己的學問、專長,付出自己的時間和金錢,促進國家教育和社會事業的發展。他們回饋國家和社會的精神,實在難能可貴。近年,內地富裕階層逐漸擴大,我相信香港人熱心公益、回饋社會的精神,也會像當年傳授管理經驗一樣,在內地傳播開去,形成風氣。

  當然,內地改革開放也給香港帶來巨大利益。八十年代初,香港經濟面對土地和工人成本上升壓力,面臨國際競爭力下降。改革開放為香港帶來難得機會。港商把大量製造業遷移到內地,特別是珠三角一帶,充分利用內地生產成本低廉的優勢,提高了產品競爭力。本地則專注發展金融、貿易服務,加上受惠於內地經濟的迅速增長,香港充分發揮其內地和海外之間的中介角色,成功轉變為區內主要的金融商貿服務中心。這一歷史性的轉變,使進入成熟階段的香港經濟,仍能保持平均每年約5.7%的持續快速增長,遠高於歐美發達國家。香港人的平均收入也由30年前的不足四千美元,大幅提升到今天的超過三萬美元。

  近年,隨著內地經濟成長而迅速壯大的中資企業,已成為香港上市集資的主體,鞏固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內地逐漸富裕起來的民眾,則成為了香港旅遊購物的主力,促進了香港消費市場繁榮。

  香港對國家未來發展更形重要

  在國家未來的新一輪發展中,香港的角色不僅不會減弱,而且會更形重要。

  首先,隨著國家經濟結構繼續提升、與全球經濟繼續融合,香港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香港作為國際商埠、服務樞紐和創意中心,一方面可協助內地發展商貿、物流、會展、資訊、會計、法律、工程諮詢等現代服務業,另一方面可協助內地更好地利用國際市場,更積極地融入全球經濟。香港的服務業優勢、國際網絡和創意能力,仍有巨大的擴展空間,可在內地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第二,世界上的主要經濟大國,幾乎都擁有世界級的金融中心。目前香港不僅是內地企業的融資中心,也是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特區政府已制訂發展策略,希望通過推動內地企業在港上市、擴大人民幣業務、拓展資產管理、發展期貨市場等措施,加強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及為內地服務的能力。金融業是香港的最大優勢,未來香港在協助內地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提升融資效率等方面,可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第三,當前的全球競爭是區域經濟的競爭。粵港之間過去三十年來優勢互補,是全球區域合作的成功範例,未來合作空間依然寬廣。香港正在加強港深合作,在一國兩制下致力共建世界級都會;也與廣東展開全面合作,力爭把珠三角地區打造成世界級的經濟區,成為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旗艦”。

  第四,國家的發展需要深化科教興國戰略和大量人才。香港人才薈萃,高等教育素質居亞太區前列,教育方法與國際接軌。過去三十年,香港為內地培訓了大量商業、專業、管理和行政人才。香港未來還可進一步發揮優勢,擴大與內地合作辦學,協助內地培養更多專才。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