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各方對預算案宜有合理期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30 14:32:17  


  中評社香港1月30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各方對預算案宜有合理期盼”的社評表示,農曆新春假期過後,各方注意力很快便會集中到一個熱門議題上:財政預算案。

  社評說,本財政年度預算案已定期下月二十五日發表。過去,預算案的發表只為業界及專家學者所關注,但近年的預算案已越來越多涉及到民生事項,包括一些稅收、收費上直接的寬、減、免措施,加上各大政黨都以此作為爭取選票的“本錢”,因而各界市民對預算案的關注程度和“期望值”也隨之水漲船高。如果預算案的內容不能給出一些甜頭、不“派糖”,市民的反應就會若有所失甚至大失所望,整體經濟好景時是如此,經濟低迷時就更是如此,這對預算案的制訂不能說沒有一點制約或影響。

  眼前情況就是如此。在金融海嘯衝擊下,本港整體經濟特別是出口、轉口顯著放緩,大批中小企苦苦支撐,失業率攀升,旅遊、零售業在春節假期過後尚不知是什麼局面,雖然各方對經濟前景的預測“有喜有悲”,但最少今年上半年的日子不會好過則已是眾口一詞的。在此情況下,下月二十五日發表的預算案能夠帶出多少刺激經濟、推動復甦以及利民紓困措施,已經成了“眾望所歸”。

  就在春節前夕,一些輿論放出“聲氣”,說本港去年的財政狀況並不如想像中差,十二月份已轉虧為盈,全年“埋單計數”可望有三百億盈餘。如此,“派糖”之聲又重新不絕於耳,一些政黨甚至具體提出了“支票退稅”等要求。

  社評指出,事實是正如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日所指出,政府財政收入主要是依靠稅收,而稅收具有“滯後效應”,也就是說,去年下半年以來各行各業經營困難導致政府稅收下降的情況,可能要到二○○九至二○一○年度才會反映出來,○八年的數字未足為憑,更不可掉以輕心。如果眼前有三百億盈餘就主張政府開閘“放水”、“派糖”,把盈餘分光、派光,到○九、一○年數據出來時,那時就噬臍莫及矣。

  更何況,根據特區政府已經公布的一系列推動經濟、緩解失業方案,包括十大基建工程及各區中小型工程盡早上馬、協助大學生就業、提供中小企貸款擔保等,無不在在需財,而把盈餘用在這些地方,一可創造職位、緩解就業,二可長遠改善城市基建質素,三可協助中小企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都是既“治標”、又“治本”之策,比起光是把錢派給市民無疑更具長遠經濟效益。

  但當然,眼前各階層市民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包括中產階層“身家”縮水、加薪無望,但供樓、子女教育、交稅等開支卻無法節省,負擔是較前沉重的。如果政府在財政恆有餘力的情況下,適當採取一些寬減或退稅措施,對協助中產階層渡過難關、穩定社會是有好處的。

  社評又說,對此,“財爺”曾俊華昨日強調,有盈餘與“派糖”是兩回事,說法是合理和負責任的。而從市民大眾角度而言,應首先支持政府把盈餘用於緩解失業和長遠發展,然後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派一些“糖”回饋市民,紓緩民困、分擔民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