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合作雙贏 兩岸經濟的真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6 10:26:43  


  中評社台北2月6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談到兩岸經濟,很多人還是會因為政治的顏色而看不清楚真相,甚至有人刻意扭曲真相以迎合政治的顏色。長久以來,大家都認為,經濟發展是台灣的命脈,台灣之所以能在世界有如此高的知名度與聲望,不就是因為七0與八0年代所創造的經濟奇蹟嗎!既然要談經濟,就不應該先戴上政治的眼鏡,否則不但害了台灣經濟,更傷了台灣命脈,如此又豈是愛台灣之心。 

  社評說,馬英九在競選時提出“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ECA)的政見,日前海基會江丙坤董事長也高聲疾呼CECA的急迫性與必要性。然而,有人認為這是經濟促統的思維,而且將造成台灣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我們認為,這其中有很大的謬誤之處,不能不為之說明。 

  兩個經濟體之間的關係,用“依賴”一詞很容易造成誤解,因為它是一個比較負面的概念。事實上,經濟體與經濟體之間,是一種生態與動態的關係,不宜用簡單的一個概念來理解。舉例來說,台灣的主要出口是大陸,而大陸的主要出口是美國,這樣是否能說台灣依賴大陸,大陸依賴美國呢?答案很顯然是不能。 

  社評認為,台灣與大陸之間,事實上已發展一種產業分工的雙贏關係。台灣運用創新以、管理、以及行銷的優勢,然後到大陸運用其勞力及市場,或者把貨物銷到歐美日,或者在大陸內銷,並從中賺取利潤。在這種關係之下,台灣提供了大陸就業機會,也為大陸的經濟成長率做出貢獻。這種關係,又豈是“依賴”一詞可以簡單說明。 

  兩岸之間之所以必須簽署CECA,不是從政府的角度著眼,而是要從企業的角度來著眼。除了中國大陸之外,東亞及東南亞是我國石化業者的主要市場,台灣石化業者非常憂心,二0一0年東協加三實施後,台灣的貨品輸出到這些國家,必須負擔關稅,但這些國家之間都互免關稅,屆時台灣業者恐怕會哀鴻遍野。 

  社評說,大陸的市場,對台灣而言,是一個向上躍升的機會,如果我們自己把這個市場關閉,那等於是自斷生機。台灣很難想像,怎麼會有人因為政治顏色而忽略了如此簡單的事實。 

  當然,開放大陸貨品輸到台灣,對台灣是一個挑戰。但是,台灣不是常常說要迎接挑戰嗎?美國也開放大陸貨品進入,但美國也不會像台灣某些人一樣會造成嚴重的經濟問題。世界的經濟體系本來就是一個分工的體系,大陸貨品進入美國,代表的是美國人可以用低廉的價格就享用到商品,而美國輸出的則是高科技的技術、產品與服務等等。在此時刻,台灣經濟也是需要進一步轉型,往附加價值更高的產品發展,而不是與大陸競爭那些勞力密集的產品。 

  社評指出,現在的世界經濟體系,已經密不可分,由這一次的金融海嘯可以證明。在這種密不可分的世界經濟體系中,如果硬要將台灣與大陸劃清界線,所傷的將會是台灣,而不是大陸。在李登輝執政時期,“戒急用忍”讓“亞太營運中心”失去了機會,沒想到,“戒急用忍”的幽魂今日依然在台灣徘徊。破除幽魂,要靠真理與勇氣,這就要看政府的作為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