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經濟危機下旅西華人百元店前景茫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7 14:16:18  


  中評社香港2月17日電/從2008年開春一直持續到2009年春天,西班牙的華人商家是在一片叫苦連天聲中走過來的。曾經在西班牙遍地開花的華人百元店再也沒有了過去的輝煌,經濟效益也開始大幅度縮水。面對不知道還要持續多長時間的經濟危機,百元店商家的態度大都顯得很無奈、很茫然。

  經濟效益滑坡 咬牙加持

  據西班牙歐浪網報道,在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裡,記者走訪了分布在馬德裡近郊和市中心以及華人聚集區的百元店,發現了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這些百元店經濟效益下降并不是一碗水端平的,而是因地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馬德裡是中心的一些老城區,商家生意雖然較之往年清淡,但下降的幅度并不是很大;在華人聚集區,商家的生意雖然出現波動,但也沒有陷入經營窘境,效益幅度下降最嚴重的是在郊區,一家面積為500多平米的店日營業額由過去的1200元下降到500多元 ,一家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的店日營業額由過去的2000多元下降到800多元。

  面對無法改善的經營窘境,這些生意差了很多的店不得不用辭退工人的辦法來減少經營成本的支出,家族成員全員上陣,在生意上維持一個店運營中最低的收支平衡,以期度過經濟危機的難關。用這種不是辦法的辦法,在維持著自己的飯碗。

  對於這種地區之間的經濟效益滑坡不平衡現象業內人士指出。中國人的百元店之所以在西班牙迅速發展壯大,并且能鋪天蓋地迅速蔓延,并不是我們的商品有多好,經營上有什麼絕招,主要原因是沾了移民的光。

  實際上細心的人只要站在百元店中仔細觀察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走入中國人百元店的客人雖然也有西班牙人,但主要消費群體還是南美移民。而在消費額度上西班牙人只是象征性的,但對於南美等國家的移民來說則不然,在前些年,走進華人百元店的南美移民買起商品就像是在拿不花錢的東西,一次性消費額度都很高,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南美和其它國家的移民是支撑華人百元店的中堅力量。但在經濟危機開始後,作為建築大軍主力中的南美人以及其它國家的移民相繼失業,生活的拮據讓這些過去的百元店消費大戶開始縮減自己的開支,而失去了移民的消費市場,華人百元店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下坡路。

  馬德裡郊區,是近幾年西班牙建築工地的密集區,也是建築大軍南美移民的主要生活區域,建築行業興旺的時候,設在郊區的華人百元店近水樓台先得月,收入極佳的移民建築工人將華人百元店捧到了經營的頂峰,當建築市場遭受重創後,郊區的華人百元店自然成為受影響最大的商業群體。

  那麼,為何南美等國家移民會成為華人百元店的主要消費群呢?采訪中一個開了十幾年百元店的溫州人是這樣說的。對於華人百元店中那些西班牙人基本上很難感興趣,在西班牙的南美及其它國家的移民之所以十分青睞中國商品,主要是這些廉價的中國貨在他們各自的祖國格外受歡迎。所以這些移民在回國的時候買不起價格昂貴的西班牙貨饋贈親友,但廉價的中國貨正中下懷,滿足了他們的要求,於是,南美人等移民在華人百元店出手大方,在前幾年中形成了華人百元店要麼不開,開了就能賺錢的一種市場表象。

  在馬德裡華人聚集區USERA的一家開了7年的華人百元店中,記者與店家攀談了很長時間,說起店裡的生意老板說差是差了一些,但沒有像郊區那樣差,每天的銷售額下降了100元左右。除了服裝銷售情況不好外,主要是過去的很多南美老客戶都不來了,據說是失業回國了。他說過去那些移民老客戶走進店裡出手就是將近100元的貨,那些盤子杯子之類的東西一買就是一套。但現在不同了,這些客人進店消費都是零打碎敲,一個客人消費十幾元就是大客戶。好在自己的店開得早,西班牙老客人多,雖然移民客人失去了不少,生意還能維持,就是錢少賺些罷了。

  在市中心老城區的一家百元店中,記者與一個過去的采訪對象進行了調查。他說自己的客戶基本上很少有移民,幾乎都是周圍的西班牙居民。但經濟危機後經管他調整了商品的價格和種類,但生意還是下降了不少。他說對百元店來說,聖誕節前和新年後的一段時間是銷售的旺季,去年聖誕節前後他的店裡光禮品包裝紙就賣了12箱,但今年就賣出去一箱,與過去比不敢想像。

  在3路地鐵某站附近的一家大型百元店中,面對記者女店主沮喪而茫然地直擺手:“那些南美人走了,我們的店也就沒錢賺了,生意很差啊!”

  難道沒有了南美人的光顧,中國人百元店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嗎? 

  盲目跟進擴張 教訓深刻

  華人百元店興起與發展的歷史并不長,從上個世紀的80年代開始,在2005年左右達到頂峰。但在步入2006年後,由於華人同類商家的盲目跟進和擴張,華人百元店在西班牙已經是達到了遍地開花的局面,百元店賺錢,這是當時所有想當老板的中國人的共識。

  在海外的生意場上,僑胞們表現出了特有的“膽識”。你開百元店賺錢,我也開一家,而且開了一家就開兩家,開了兩家開三家。在北部某地記者曾經看到過一個做了10幾年餐館的青田老板,在2004年春天不到四個月內一連開出三家百元店,一家比一家規模大,而且越大生意越好,這種示範效應在當地中國人中迅速掀起一股百元店熱,到了2006年,據從該地區來馬德裡的人說,只有12萬人雖然只有12家中餐館,但百元店已經有50多家。

  盲目而樂觀的經營擴張,在市場形勢發生變化後終於開始讓商家品嘗苦澀的滋味。2006年後華人百元店的發展已顯得後勁不足,呈現出一種從未有過的疲軟,表現在整個西國社會的購買力逐漸下降,商品不能適銷對路等。而CARREFOUR、ALCAMMPO這樣的大公司相繼介入百元貨市場的競爭又是主要原因。和中國人的百元店相比,這些大公司直接從中國國內廠家定貨,在價格上的優勢是百元店無法比擬的。華人百元店的貨都是從批發倉庫拿來的,價格上比大公司高。如此發展下去,華人百元店的市場份額就被他人無形吃掉了。

  近幾年西班牙人的消費觀念和習慣上都發生了很多的變化,而我們的百元店還在墨守陳規。經濟危機開始後,失去了移民市場的支持,西班牙人的家庭也不敢像過去那樣鋪張,一切日用品消費都開始節儉,華人百元店的走向蕭條是大勢所趨。如此分析,華人百元店在此次經濟危機中要經歷一段漫長的、痛苦歷練過程,而當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形勢,價值規律就會起作用,一些百元店就會遭受1993年西班牙經濟危機中華人餐館關門的命運。

  有時,不是我們的僑胞不聰明,而是我們從在經營中就沒有定好前進坐標,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