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形勢不容樂觀 中國主權海域一半遭侵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3 09:59:40  


 
  事實證明,中國海監在維護中國海洋權益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中國海洋維權的主要力量。自2006年7月實施東海定期維權巡航以來,中國海監東海總隊共出動海監船舶102艘次,海監飛機356架次,有效地應對了侵犯中國海洋權益的各類目標的作用。2008年,中國海監南海維權執法支隊成立,輿論普遍認為,這對加強南海海域的管轄將起到積極作用。

  但一位不願具名的海軍軍官告訴記者,雖然中國海監的力量在加強,裝備也在不斷更新,但整體實力和我國廣大的海域面積相比還是顯得力單勢薄。而且對於像南海那麼廣大的海域,僅僅靠定期或不定期的巡航顯然是不夠的。

  這位海軍軍官說,因為涉及主權問題,海監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駐軍,找到可以依靠的落腳點,長期駐紮,但到目前為止,好的島嶼都已經被周邊國家瓜分殆盡了,“我們失去了許多機會。”
  
  “敵進我退”是現狀

  上世紀70年代,中國南沙群島遭到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的搶奪,由此引發了中國與部分國家的軍事摩擦。上世紀90年代中國正式對南海爭端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

  有專家指出,中國之所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考慮到了周邊國家爭奪南沙群島主權的動機。1969年,國際質勘探發現南沙群島一帶藏有超過200億噸的油氣儲量,基於經濟利益,菲律賓、越南等國才紛紛提出對南沙群島的主權要求。

  如今,這些國家已經在南沙群島獲得了巨大經濟效益。據資料顯示,2006年越南至少從南沙群島開採了1200萬噸的油氣,2007年越南政府更是公開在南沙招標開採能源;汶萊則靠南沙群島的資源躋身於世界富國的行列。相反,對南沙群島擁有主權的中國,卻在南沙的資源開發上相當滯後。

  分析人士認為,這兩年中國也在加強對南海資源的開發,正因為此,相關國家開始對中國的強化措施感到擔憂,他們轉而把目標放到主權上,企圖將既得利益合法化、永久化。

  對此,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李金明教授表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中國提出來的,但真正開發的是別人,擱置主權的是我們。“中國在海域管轄上的力不從心給了他國可乘之機,‘敵進我退’是目前的現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