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形勢不容樂觀 中國主權海域一半遭侵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3 09:59:40  


 
  葉自成:這不是什麼“亮劍”,而是一種很正常的國家行為。從總體上看,中國不應追求全球海洋通道的控制能力和地位。我支援中國擁有一支有適當規模的中上等藍水海軍的觀點。戰略重點還是應放到組建新式陸軍,中國是一個陸權大國,陸軍應是世界上最強最先進,以及建立和發展強大的有隱型、高速、具有大規模投送能力、能實施高精準遠端打擊的空軍和導彈部隊,海軍應主要定位在發展適應維護中國近海權益和領土糾紛的海上軍事力量上。

  構建海洋戰略勢在必行

  記者: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海洋戰略?

  楊毅:中國的發展和國家安全對海洋的需求越來越大,思考構建中國自己的海洋戰略勢在必行。構建中國的海洋戰略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必須符合我國和平發展的大戰略,做到維護國家利益與有利於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統一。我們追求的海上安全和海上利益應該是共同安全和共同利益,不是損人利己的“排他性”霸權主義。對於我國領海和經濟專屬區這些完全屬於我們國家的海洋利益,決不允許任何國家和任何勢力染指,要堅決動用一切手段加以保護。對於公海,特別是國際貿易海上通道和能源供應通道的安全與暢通,中國應該盡最大可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與其他國家共同合作維護安全、穩定。

  構建海洋戰略還必須要符合和服從我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和整體軍事戰略。目前我們的軍事力量,特別是海軍力量的建設還遠遠落後於國家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需求,也更落後於國際社會對我國國際地位應該作出貢獻的期待。所以我們應該加速軍事力量的建設特別是海軍力量的建設。同時還要防止“中國威脅論”等有害於中國和平發展大局的輿論。

  宋曉軍:據我所知,中國還沒有明確的海洋戰略,但海洋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會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中國應該有一個著眼于更長期發展的海洋戰略,這個戰略的原則不僅要維護中國的海洋權益,而且還要以追求建立世界各個國家平等分享海洋權益為目標。

  中日海軍存在戰略衝突

  記者:中國與海洋強權的衝突是否不可避免?

  葉自成:中國的海洋發展是和平性質的,這在戰略層面上大大減少了與海上強國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比如,中國在自己的近海進行經濟開發的活動,與美國海軍發生正面衝突的可能性就很小。與日本雖然可能發生較大的衝突,但這也是戰略層面上的,雙方都會維持在一個低層次低程度的層面上,與過去那種為爭奪海上霸權而進行戰爭是不同性質的。

  中國與美國在海外發生大規模戰略衝突的可能性也極小,因為中國沒有爭奪海上霸權的計劃;中國也沒有計劃在海外排擠美國利益的考慮,中國合法拓展海外經濟利益,完全是按美國主導的所謂世界經濟秩序、市場規則進行的,衝突只能是一种經濟利益的競爭,況且中國在海外的經濟發展也有相當大一部分是與美國經濟的發展聯繫在一起的。

  更主要的是,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實力逐漸加強,擁有日益增強的軍事威懾力量和保衛自己合法利益的堅強決心,任何強國要想用軍事力量來損害中國的經濟利益,也將付出很大的代價。同時,即使在處理與周邊鄰國的海洋權益的爭端中,中國也一貫堅持和平解決、共同發展、戰略控制和管理衝突的方針 ,雖然爭端會長期存在,但也難以因此而引起與大國的戰略衝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