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跡象顯示五一七嗆馬活動力度正遞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22 09:47:12  


“五一七遊行”缺乏了氣氛舖墊。
  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表富權的文章說,第三次“陳江會談”的預備性磋商,已經順利完成。許多人都注意到,與第二次“陳江會談”舉行時,有許多綠民上街參加“圍城”行動,甚至還發生了流血事件相比,這次預備性磋商的舉行過程中,除了是有個別綠色政客到桃園機場和凱悅酒店外“嗆聲”,基本上沒有綠民上街進行街頭活動。這種態勢,是否會影響到民進黨正在密謀發動的“五‧一七嗆馬”遊行?實際上,去年的“圍城”行動之前,民進黨及“扁辦”曾先後發動過兩次較為大型的街頭行動,為“圍城”行動萬人上街製造了必要的氣氛舖墊。而“五‧一七嗆馬”遊行的前夕,大陸海協會官員又到台北進行協商,綠民的反應卻是冷清清,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在“五‧一七嗆馬”遊行前夕並未有藉一切可能的機會營造氣氛,似是使“五‧一七遊行”缺乏了氣氛舖墊。

  當然,鄭立中等大陸海協重要官員赴台北進行預備性磋商期間,街頭“冷清清”的主要原因,是民進黨並沒有號召動員。但即使如此,也使人產生許多疑竇:究竟是蔡英文根本不懂民進黨的街頭行動的文化和規律,還是她刻意採用了與其前輩們不同的活動籌備方式,不在舉辦大型街頭行動前尋找一切機會來舖墊氣氛,以圖迷惑對手?

  文章說,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使人迷惑之處。這是因為,綠色政客都是一批“拳腳指揮腦袋”的人物,經常無須民進黨中央發出動員令,就自行進行種種暴力表演的。比如,去年海協副會長張銘清到台南市進行學術交流活動,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組織都沒有號召對張銘清“嗆聲”,但王定宇等民進黨員就自動自發地天天追逐張銘清“嗆聲”,甚至還粗暴地襲擊了張銘清。何況,目前正是年底的“三合一”選舉前夕,民進黨除了正在進行縣市長候選人的提名程序之外,還要進行縣市議員候選人的提名程序。那些有意爭取連任或新任的綠色政客們,正好是可以利用鄭中立赴台的機會,進行“表演”一番,以提高其獲提名機率的。實際上,王定宇之所以襲擊張銘清,就是因為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以為自己在民進黨台南市長候選人提名民調中“加分”。吳寶玉之所以在去年底的“圍城”行動中拒絕執行蔡英文的“收兵”命令,帶隊奔往圓山飯店搗亂,及今次鄭立中抵台及離台時,又以“獨膽英雌”的姿態跑到桃園機場“嗆聲”,就是要在桃園縣議員候選人提名中獲勝。然而,除了吳寶玉一人外,所有有意參選縣市議員的政客,包括爭取連任的人和“新秀”,都沒有“珍惜”這個機會,去向鄭立中等海協官員“嗆聲”,白白地“浪費”了一個可為自己初選“加分”的機會。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失常”情況,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與當局和警方吸取教訓,加強了維安,使綠色政客們“知難而退”有關。實際上,今次海基會將預備性磋商的會場和住宿地點都安排在同一家酒店之內,使到綠色政客根本無機會“埋身”向海協官員“嗆聲”。而且,警政機關嚴密部署,也使綠色政客們連酒店的外圍都靠近不了,或是懾於警察的威嚴。這也使“嗆聲”的難度大為增高。

  但這仍無法完全解釋為何鄭立中一行在台期間,綠色政客沒有“再接再厲”,再次進行類似“圍城”之類的“嗆聲”活動的問題。這就需要從社會氣氛方面去尋找答案了。實際上,民進黨的“街頭政治學”的理論和實踐之一,就是舉行街頭行動前的社會氛圍十分重要。如果社會氛圍難以支持得起大型街頭活動,就將會事倍功半,反之亦然。去年民進黨和“扁辦”發動的幾次大型街頭行動可算成功,社會氣圍就提供了較佳的條件。實際上,當時馬英九的民調陷於最低,不但是“六三三”跳票,而且股市也是狂跌,失業率亦攀升新的高峰,再加上連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不賣馬英九的賬,事事處處與馬英九扞格,而“陸委會”也未有主動宣傳“陳江會談”的積極意義,使到性格溫和的馬英九也發了脾氣。這種社會氛圍,正是發動大型街頭行動的最佳條件。

  文章說,現在的社會氛圍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盡管整體經濟和失業率仍受外圍因素影響而未有大的起色,但隨著兩次“陳江會談”所簽署的協議逐步得到落實,與兩岸關係有關的股票表現相當亮麗,帶動了整體股市上升到五千點,大陸旅客赴每日都超過三千人的上限,帶旺了旅遊、酒店、消費等行業。使到那些當初激烈反對馬英九大陸政策的綠客,都被迫噤聲。現在,馬英九的其他各項民意指標,都仍是慘不忍睹,唯有大陸政策的民調滿意度卻是直線上升。而民進黨“嗆馬”的藉口,就是以馬英九的大陸政策為“突破口”。這就不能不令標榜“民主”的民進黨人,有所顧忌了。--如果忤逆民意,他們還會有選票嗎?

  值得一提的是,“陸委會”去年底挨了馬英九的一頓批評後,現在也積極起來了。在第三次“陳江會談”前夕,“陸委會”幾乎天天都發表相關的“新聞稿”和“說貼”等,積極為馬英九的大陸政策尤其是“ECFA”保駕護航。這些文宣攻勢,部份地掌握了主流輿論的主導權,也較大地抵銷了綠民反對馬英九大陸政策的胡言亂語。

  這種態勢發展下去,尤其是第三次“陳江會談”的氣氛良好,所簽署的幾項協議也能讓台灣民眾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必將民進黨要發動“五‧一七嗆馬遊行”的社會氛圍,衝銷得七零八落。因此,從綠民無法在預備性磋商中做出甚麼激烈動作中,或可預兆到,“五‧一七嗆馬遊行”的效應,正在逐漸消減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