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笨蛋,問題在緊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6 17:08:58  


  中評社台北8月16日電/在八八水災的災民及各界批評聲中,馬英九“終於”召開“國家安全會議”,宣布全台總動員。不過,救災首重時效,直到許多罹難者作“頭七”才宣布全台灣要動起來,“中央政府”的反應未免太遲鈍。

  聯合報特稿指出,天災可怕,面對天災的束手無策或無能救災卻更可怕。政府救災固然辛苦,也應該給予鼓勵;但握有權力者本該承擔較重的責任,外界會嚴格監督,也在促使政府提高救災效能。否則,對無能的政府寬容,就是對受害災民殘忍。

  有了這個認知,政府再來反省救災過程,就不必奇怪外界何以苛責。因為,只要還有任何民眾身陷災區,即使救援再快,在家屬眼中都嫌太慢;既然緊急救援是政府的天職,面對外界質疑時,怎好意思自誇救災“很快”?

  更何況,救災速度快慢,人民自有評斷,不是政府說了算。尤其,水災發生已超過一星期,還有許多災民生死未卜,在救災尚未結束之前,就算政府對搶救行動“自我感覺良好”,也很難被肯定。

  馬政府自評八八水災救災“很快”,但對照李登輝執政時的九二一震災,從歷史紀錄來看,不論是召集高層會商、成立督導中心或發布緊急命令,馬政府都未見高明之處,甚至都慢了好幾拍。

  馬英九在水災後,花了很多工夫向災民解釋為何不需發布緊急命令,卻嚴重忽略了人民面對如此巨大的天然災害,要的只是急如閃電的救援,以及將心比心的關懷,而不是聽“馬教授”上課。

  無情洪水吞噬了親人及家園,焦急的家屬哪分得清命令或法律?人民希望發布緊急命令,重點不在命令,而在“緊急”兩字。說得更簡單一點,就是希望政府趕快“聞聲救苦”,這麼簡單的道理,有那麼難懂嗎? 


    相關專題: 水淹南台灣 半世紀最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